赶着羊群走上致富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抱着小羊,员工蒋金叶乐开了怀

亳州新闻网讯  7月26日,谯城区华佗镇伊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内,工人正在喂羊。

“我们养殖场现在养殖的有黄羊和本地山羊,有育肥羊还有能繁母羊,养殖的品种不同,饲料的配比也不一样,主要有豆粕、压片玉米和花生秧等。”华佗镇伊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员工蒋金叶介绍,伊兰源养殖场建于2015年,占地40亩,建有标准化养殖厂房12 栋,整个养殖场分生活区、养殖区和晾晒场三个部分,目前,该养殖场湖羊存栏量600多只,本地山羊存栏量1200多只,年出栏量一直保持在6000只以上。

“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工资4000多块钱,活又不重,离家近,老板还管饭,感觉挺好的。”家住亳州市区的转永红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就在这里给养殖场加工饲料,对自己每个月的收入感觉很满足。

“我来这里已经干四五年了,每天早上和下午喂喂羊,中午没事的时候打扫打扫养殖场的卫生,一个月2000多块钱,老板还管饭,挺好的。”家住附近村庄的刘小玲高兴地说。

据华佗镇伊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锁敬礼介绍,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养殖技术,加上这几年养殖业良好的发展趋势,该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羊”光大道,不仅自己找到了一条增收路,过上了小康生活,还通过向群众传授养殖技术,带领附近村民一起发家致富,他本人也成了当地的养殖大户和远近闻名的育肥羊经纪人。

近年来,谯城区华佗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地实际,通过政策扶持、养殖大户带动等,依托公司+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将畜牧养殖作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赶着牛羊,奔向小康幸福生活,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