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大办”,骗子胆寒群众点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洛阳大学生小马被电信诈骗200元,虽然报了警,但由于金额小,他并没抱太大追回来的期望。但我市涡阳警方却对此案非常重视,仅用了不到48小时就将嫌疑人王某抓获。这件事让小马非常意外和感动,向涡阳县公安机关送来了感谢信。

(8月11日《亳州晚报》报道)

为了区区200元钱,两地警方投入很多警力进行侦办,在一些人看来,这个案子办的并不“划算”。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如此“小题大做”呢?在笔者看来,在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背景下,公安机关坚持“小案大办”的做法值得肯定。

“小案大办”传达了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的决心。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电信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花样越来越多,这就决定了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但无论犯罪分子再怎么狡猾,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的决心始终不变,坚持零容忍,露头就打。

“小案大办”坚定了群众对打击电信诈骗的信心。有的群众遭遇到电信诈骗,由于金额小便认为即使报了警,警察也不会处理的,便选择了“自认倒霉”“花钱买教训”沉默以对,客观上纵容了犯罪分子。“小案大办”让群众看到了无论金额大小,警方都会认真办理,尽忠履责,从而增强了群众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信心,积极参与进来。

“小案大办”映照了公安机关真诚为民的初心。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诈骗金额多少,都侵犯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利益。为此,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报案后,一律都立为刑事案件。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00元的电信诈骗案被破获,虽然涉案金额不多,但起到的教育意义却很大,能够有力震慑犯罪分子,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