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回眸看变化】马鞍山薛家洼:昔日“脏乱差” 今天美如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美丽长江曾是马鞍山人民的骄傲,但是作为传统钢城,过去长江岸线被大部分非法码头企业占有,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

薛家洼地区是长江主航道由江心洲西岸转向小黄洲东岸的转折点,是花山区、雨山区两个行政区的交界处,也是沿江生态区、港区、马钢工业区“三区合一”的交汇点。以前这里环境问题非常突出,“雨天满地泥,晴天满场灰”,曾是薛家洼码头的真实写照,当地人没人愿意来这,因为“一双干净的鞋在这里走一趟,出去后就脏的不成样。”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马鞍山市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实施长江东岸生态修复,综合整治。据介绍,整治区域总长23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一轴,五区”。一轴指的就是沿江绿道,五区分为:生态修复区也就是薛家洼生态园,湿地风情区指的是杨树林生态湿地,文创旅游区指的是滨江公园,采石风景区是采石古镇。目前这个“一轴,五区”的空间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芦苇江湾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好去处

水清岸绿的薛家洼

如今走在薛家洼一带,满天的灰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亲水栈道、观江平台和茵茵草地,周围居民在此就可以近距离欣赏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现在这里已经是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希望长江变得越来越美。”采访中,市民王师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记者 苏艺 马罡 设计 李寒)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