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孔乙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大文豪鲁迅先生的笔下,塑造了这样一位人物。

他身穿破旧的长衫,身材高大,青白脸色,一部乱蓬蓬的白花胡子,皱纹之间常夹伤痕。便是孔乙己。在文中,孔乙己给人的印象无疑是复杂的:他衣着破旧,却满口“之乎者也”,他整日偷窃,却能按时还账。

他总是装出一副读书人的模样,实际上连秀才都没捞着,又不会营生,弄得要讨饭了。幸好写得一手好字,便替人抄抄书,混一两口饭吃,却又有一样坏脾气,坐不了几天便与纸笔一同消失。时间一长,叫他抄书的也没有了。只能以偷窃为生。可他又装清高,在别人说他偷书时,他却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以此来装清高,可笑!多么可笑!

孔乙己整日偷窃,有一日竟偷到了丁举人家里,结果被打断了腿。等再次来到酒馆时,他是用双手“走”来的。当掌柜取笑他偷东西被打断腿时,他仍然说“跌断的……跌……跌……”为了所谓的“读书人”的面子,说出这样的话,可笑!多么的可笑!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孔乙己的本质并不坏。虽然他总是偷窃,但也是生活所迫,他虽然穷苦,却从不赖账。在面对小孩子时,他又慷慨地分茴香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孔乙己的本性是善良的。可是,这份本性却被黑暗的社会侵蚀了,被当时的腐败的科举制度毒害了。鲁迅先生也正是借此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孔乙己那可笑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 

我认为,我们不要一味地批评孔乙己,他的那份本性虽然已被侵蚀、毒害,但是他的善良依旧存在。他卖弄学问,其实也是自我安慰。他并非没有优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身穿长袍自命清高轻视劳动人民,最终落了个这样悲惨的下场!

总而言之,造就孔乙己悲剧的是当时社会的黑暗,在那时,现实版的孔乙己又有多少呢?

州东小学五(1)班 辅导老师:吴小粉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