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码一证”联查 织起疫情防控“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月18日起,我市商场超市、居民小区、农贸市场、政务服务大厅等公共场所,实行“双码一证”联查。新的疫情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如何呢?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大部分公共场所在有效落实“双码一证”联查,共同筑牢疫情防护网络。

政务服务大厅人员在登记未接种疫苗人员信息

现场扫码挺方便

当天早上,在高新区紫苑路菜市场,前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扫安康码、行程码……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就能完成查验。“我是第一天来菜市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有点大。”正在引导市民扫码的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汇景社区工作人员宫勋说。

宫勋介绍,上岗前,他特意学习了“双码一证”联查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安康码、行程码和新冠疫苗接种凭证,如果安康码有接种信息的可不提供接种凭证。遇到不会扫码的市民,他还会主动教他们如何完成扫描。

市民李景堂想进入紫苑路菜市场买菜,但手机上没有下载皖事通和支付宝APP。宫勋告诉他,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提供纸质版的新冠疫苗接种凭证,再登记个人信息即可。李景堂按照要求完成了登记和查验,顺利进入菜市场。

未打疫苗须登记

下午1:50,距离上班还有10分钟,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门口,市民自觉佩戴口罩,提前取出手机扫描安康码和行程码,依次排队等候。下午2点整,服务大厅大门准时打开,市民经过测温进入大厅取号排队。

在对市民进行“双码一证”联查时,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工作人员丁雷发现,前来办理业务的王先生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王先生解释说,平时工作忙还没有来得及去接种。在完成行程码查验、登记信息后,王先生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丁雷告诉记者,按照“双码一证”联查要求,对于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要逐人登记姓名、电话、居住地址、未接种原因等信息,并将未接种人员信息报送至行业主管部门或属地社区。截至下午2点,共发现19名市民没有接种疫苗,他们将上报到相关部门。

记者在登记本上看到,未接种疫苗原因主要是怀孕或正处于妊娠期,也有一些是慢性病等原因。不过,即使未接种新冠疫苗,只要近期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发热等症状,一样可以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多数场所已落实

市区光明路金桥大厦苏果超市原有三个入口,目前仅保留一个入口。在入口处,超市安排了一名人员查验顾客“双码一证”,一名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及时将安康码和行程码异常的顾客信息上传到辖区疫情指挥部。

在亳州高新区亳菊路玫瑰园小区,两名保安人员分别查验行人和驾驶员的“双码一证”。对没有佩戴口罩、不扫码的人员,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业主,保安都拒绝放行。“昨天晚上,公司领导通知了,从今天开始要加强安康码、行程码检查。”保安介绍说。

不过,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也有个别小区尚未落实“双码一证”联查。记者在某小区大门处观察发现,保安未要求进小区人员扫码,也未进行登记。保安解释说,他们已经接到了“双码一证”联查通知,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落实。

该小区一位居民表示,希望物业能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疫情防护措施,为大家提供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