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织牢医疗救助保障安全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谯城区多举措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织密医疗救助保障安全网,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救助对象。谯城区医保局、民政局、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将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等人员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定期进行数据信息比对,做好医保系统内人员信息的动态标识。针对所有申请的低收入救助对象、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医保办(医保站)工作人员对申请人的真实情况进行逐户入户核实,对每个救助对象均要举行民主评议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申请人符合申报救助条件,确保救助人员信息准确,真正使遭受大病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精简办理程序。谯城区对所有协议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实行“一站式结算”,简化个人情况证明,严格对照落实全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中关于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的审核材料,认真执行。目前,累计手工医疗救助报销440人次,直接结算50149人次。

精确据实救助。谯城区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累计发放手工医疗救助资金452.01万元,直接结算资金3490.01万元,有效减轻困难群体就医负担,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确保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真正将医疗救助民生工程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