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累计获得省级地表水考核生态补偿资金6250万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我市推进河湖治理共治共享,着力打造示范河湖。设立各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2890名,设立河长公示牌3000余面,覆盖全市境内1179条河道、大中沟。编制设立市、县级河长的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50策并组织实施,为河湖治理开出“药方”。投资5.3亿元实施龙凤新河、宋汤河等5条河流综合治理,整治河道39.5公里。

持续开展河道“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共清理河道“八乱”问题2686个,其中整治完成入河排污口320个,取缔非法码头272个,清理禁养区养殖场366家、网箱1.96万亩。与蚌埠、阜阳、河南商丘、永城、郸城、鹿邑等6市(县)签署联防联控协议,对涡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等10条跨流域河流进行全方位联防联控,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做好信息互通共享、联合监测。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得省级地表水考核生态补偿资金6250万元。茨淮新河阚疃枢纽至上游马胡涵段成功打造为“省级示范河湖创建段”。

记者:汝平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