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以“改革之力”破解“发展之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抓改革,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以“改革之力”破解“发展之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10356个可网上办理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730个市本级公共服务事项实现1日办结,政府、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70个、55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完成全部32条政务服务热线归并,12345市长热线经验写进《安徽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施方案》。开发区“标准地”控制性指标体系逐步完善,上半年,以“标准地”方式出让产业用地800余亩。创新推出“一照通用”“一机通办”和“免申即享”等举措,上半年共为7731家企业提供136项“免申即享”服务,共发放资金1004.7万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刊介绍我市经验做法并在全省推广。

开放合作持续拓展。我市与沪苏浙3个市(区)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与20个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选派57名干部分别到沪苏浙园区、企业跟班学习锻炼。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上半年,新落地来自沪苏浙投资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总投资25.8亿元、同比增长573.3%。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报关单随附单证简化、“5+2”预约通关等措施,继续实施外贸企业包保服务制度,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展览展示推介会等,对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实行重点帮扶。中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上半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件,增长47.1%、比全省高1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18件,完成技术合同认定12.9亿元。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安徽)科交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达330家。全国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总结评估获评优秀等次。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