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餐饮浪费,这个学校有“妙招”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学校食堂设立的小饭量窗口

亳州新闻网讯  “学校里的饭菜和家里的一样好吃,所以在学校食堂吃饭,我从来不留碗底。”12月30日,亳州三十三中七年级五班的学生李明旭说,在家里有父母监督,在学校有老师监督,他慢慢养成了勤俭节约、拒绝浪费的好习惯。

“食堂用的油盐酱醋都是大品牌的,肉和蔬菜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和发票,保证做出来的饭菜安全可口。”在亳州三十三中食堂经理潘国中看来,很多浪费是因为饭菜不够可口,学生们不喜欢吃,所以只要食堂把饭菜做得色香味美,食物浪费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除了在味道上下功夫,该校食堂还在“生产”环节发力。记者在亳州三十三中食堂后厨看到,包子机、馒头机、面条机一应俱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了粮食浪费。“食堂自己加工的包子、馒头、面条,更能满足学生的口味需求。”潘国中说。

为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亳州三十三中开展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专项行动,通过手抄报、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会和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形式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以老师带动学生、学生影响家庭推动节约型餐饮文化社会风气的形成。

亳州三十三中食堂负责人王振海介绍,学校设立了膳食委员会,聘请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每周为学生量身定制菜谱,同时发挥学生会的作用,设立食堂浪费监督员,每天到食堂进行检查,及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确保学生吃得健康、吃的节约。

“学校还在食堂设立了小饭量窗口,提供‘半份菜’,提倡‘少打勤加’和‘流动打饭’。”王振海说,学生基本上做到了适量选餐,人走桌清。“以前,学生吃剩的饭菜有一两大桶,现在减少到了半桶,说明学生们慢慢地养成了节约粮食的生活习惯。”潘国中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