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马上就过年了,你咋还过来,自家的年货办好么?”孙庙乡程新敬老院罗时文老人看到志愿者过来开心地问。
“大叔,我们过来给你们包饺子啊!”孙庙乡巾帼志愿者范东琴回答。
1月29日,孙庙乡敬老巾帼志愿服务队一大早便来到敬老院,这已经是他们春节到敬老院包饺子的第五个年头了。
虽然敬老院生活条件不错,鸡鱼肉蛋常吃,但是做饺子费时,敬老院老人多,所以并不常吃,而吃饺子又是春节主要风俗传统之一,巾帼志愿者春节到敬老院包饺子既让老人们体味到浓浓的年味,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与温暖。不仅是逢年过节,平常时间这支巾帼志愿者队伍也经常到敬老院探望,为老人提供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服务,或亲情陪伴老人,让老人免有孤独感。
据了解,孙庙乡近年整合了学校、卫生院、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干部等资源,组成了敬老、爱幼、帮妇、助残等4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共计50余名志愿者。根据服务人群的不同,每支志愿者队伍人员构成也不同,这支敬老巾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主要有医生、民间艺术和乡政府工作人员,他们能够各有所长地为老人提供基本医疗、休闲娱乐、跑腿办事等服务,而爱幼服务队志愿者主要有教师、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组成,他们不仅能助力孩子们的学习,还能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这种从服务人群特点出发,定制化、个性化的志愿者构成,能精准对接需要,为受助者提供专业化、细致化的服务,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就像留守儿童汝娟娟说的:“有志愿者老师指导我学习,还有知心姐姐跟我谈心交流,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啦!”
“服务无小事,点滴见真情。我们希望通过努力,细化服务触角,真正做到点对点对接群众需求!”孙庙乡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汝成敏说。
(作者:杨阳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