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亳州药都农商银行继续秉承“支农支小支微笑,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践行普惠金融,依托“科技金融+大数据”,开发一系列普惠金融产品,致力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全年投放贷款82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亳州经济发展。全年缴纳税金3.5亿元,位列亳州市第二名,谯城区第一名。日前,亳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表彰202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药都农商银行被授予“亳州市突出贡献奖”。
服务乡村振兴有了新举措。2021年6月8日,家住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古城行政村村民冯坤,利用药都农商行推出的“乡村振兴—农房贷”贷款产品,将农村不动产变成“金融活水”,成功贷款4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这款“乡村振兴—农房贷”金融产品,就是该行用于服务乡村振兴创新推出的又一款产品。作为将“因农而生、向农而兴”当作初心和使命的药都农商行,始终把工作重心投向农村,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涉农领域,全力服务“三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行研发上线的中标贷、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振兴合作贷等9个“振兴e贷”系列产品,主动参与和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创新推出农产品订单质押、生物资产抵押、存货(仓单)质押、花茶电商贷等产品,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截至2021年末,该行共为乡村振兴类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授信7300余户、71.37亿元;“金农易贷”发放个人贷款21万户、364亿元、余额221亿元。2021年12月15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到亳州药都农商银行调研,他对银行运用大数据开展信贷、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做法给予肯定。
支持中小微企业有了新实力。去年,一向发展很好的安徽省花田香料有限公司因流动资金受限,发展遇到难题,在该企业负责人为如何融资犯难时,亳州药都农商行推出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帮了他的大忙,让他很轻松的贷款490万元。“药都银行推出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让我们的存货,很快变成能用的‘活钱’,真的太方便了。”该公司负责人由衷地说。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药都农商银行又一工作重心。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难题,该行通过对运用政府大数据和自己掌握的贷款申请人的相关数据指标等情况,开发了一批纯信用、无抵押金融产品,实现了客户贷款授信申请、准入检查、授信评级、风险预警、利率定价、签订合同、结款还款和客户档案管理八个方面自动(自助)化,简化了贷款流程,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了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提升了贷款质量,缩短了贷款时间,最快2分钟、最迟不超过24小时就可放款,深受企业欢迎。该行开发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保理融资业务、应付账款融资业务、预付账款业务等业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融资,为亳州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2021年,该行共向企业投放各种贷款128亿元,帮助461家企业渡过难关。
践行普惠金融有了新突破。实施普惠金融,在抓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这是药都农商行一直坚持的“准则”。目前社保卡已经成为市民的另一张“身份证”,对市民的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为做好社保卡的发放工作,药都农商银行搭建了安徽省首家三代社保卡VR体验区,丰富社保卡应用场景,推进居民生活“一卡通”。截至2021年末,该行共发放社保卡139万张,其中第三代社保卡16万张。优化升级网点金融服务,该行52个网点全部完成便民设施改造,49个网点布放智能柜员机,2个网点争创“星级网点”;线下金融服务网点占市辖区126个网点的41.27%,线上金融服务了市辖区83.3%的居民,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突破98%,老百姓金融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围绕便民利民、我为群众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该行持续探索金融科技创新,截至2021年末,该行上线业务经营类系统19个、科技管理应用类15个、综合服务类系统14个,数据加工效率提高166%。近年来,药都农商银行坚持科技赋能,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相继推出的零接触、纯线上的信贷产品“金农易贷”“绿色信贷工厂”“金农信e链”“金农企e贷”“振兴e贷”等金融产品,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数字化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末,“金农易贷”合计授信22万余户、364亿元,“绿色信贷工厂”合计授信3万余户、242亿元,“金农信e链”合计授信955户、44亿元,“金农企e贷”合计授信1万余户、71亿元,“振兴e贷”合计授信233户、8亿元。(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