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两为”见行动 为企解忧促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为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出实招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连日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及全市“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为抓手,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全心全意为企业解忧促发展,受到企业好评。

真心担当 “容缺受理”为企解急难

“市市场监管局的‘容缺受理’真是帮我们企业解了燃眉的大难题。”3月4日,某风电项目具办人再次对市市场监管局窗口人员表达感激。

据该具办人介绍,2月21日,其到市市场监管局窗口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因该项目是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香港某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按规定必须提供香港地区对其投资者主体资格确认的公证文件。受香港地区疫情影响,香港工作人员居家隔离,且香港已暂停所有发往内地的快递服务,导致公证文件不能按时提交。由于该项目属于省发改委核准项目,按照最新要求,必须在2月28日前取得营业执照,否则该项目将要被重新评估公示,对投资方来说损失极大。

了解到具体原因后,市市场监管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决定担当风险,指导该项目具办人书面承诺提交材料期限,采用“容缺受理”的办法先行办理营业执照,帮助企业解决重大困难。2月24日,核发了营业执照。3月4日,该项目具办人到市市场监管局窗口补交了公证文件。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容缺受理”制度突破了材料不齐不能办的传统审批制度,在企业登记审批过程中,突然遇到急难险重、不可抗逆等难题时,该局为企业降低了准入门槛,开辟了绿色通道,真正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用心研究 打通路径为企破障碍

3月4日,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到市市场监管局反映,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想调整该企业四名发起人。但按照《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对“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规定,直接办理存在法律法规障碍,很难走通。

接到企业诉求后,市市场监管局当天即组织人员进行研讨。鉴于《公司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对股东除名的情形,建议该企业先将公司类型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股东调整后,根据需求再变更回“股份有限公司”。此事破解了法律制约与企业自由发展难题,便于企业重新组建以更好更快发展,该企业负责人对指导建议非常满意。

“优化营商环境是硬任务,依法依规办事是守底线。”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难题就是政府部门的课题,该局始终立足问题导向,坚持“围绕把事办好,再寻求依法依规路径”的思维方式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

贴心指导 跟班服务为企优环境

2月16日,某食品生产企业反映,其产品销售良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扩增一个新公司,增加新的生产线,拟于五一前完成所有生产许可手续,但常规时间内无法完成验收审批等相关手续。次日,该企业到市市场监管局申请帮助审核新生产单元厂房设计图纸。市市场监管局立即组成帮扶专班,及时对接帮扶企业,提出修改意见。

3月4日,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到企业现场办公,在充分了解该企业诉求的基础上,当场安排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班跟班服务,充分利用工作日和周末加班时间,细化时间节点,在图纸设计、合理布局、网上申报、资料准备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依法依规帮助企业实现在两个月内完成设计、施工、布局、审核、验收、发证过程,并在标准、知识产权奖补方面为企提供政策参考,全力支持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根据企业需求,我局工作人员现场跟班服务,研发之内企业办、研发之外工作人员‘包办’,用贴心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企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该局坚持“规范”和“服务”两个原则,聚焦“小企业、大民生”,在日常监管中实施“一企一策”,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升级改造,贴心为企业量身定做跟班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