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向群众宣讲移风易俗
亳州新闻网讯 “清明节即将到来,希望大家通过网络祭扫、鲜花祭扫、植树绿化等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祭扫,共同营造安全绿色文明祥和的清明节。”3月28日上午,谯城区十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正在向群众宣讲、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
听了志愿者的宣讲,大家纷纷表示支持。“讲文明、树新风每个人都有责任,大家要行动起来,而且现在疫情反复,我将主动劝导在外地亲戚朋友不返乡祭扫。”十八里镇村民陈晓婉说。
十八里镇委宣传委员王娟介绍,实践所一楼是十八里镇党群服务中心,重点打造文明实践广场,包括道德模范展示、乡贤好人展示、志愿服务活动等;二楼是党建及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区,主要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三楼是综合服务区,建有理论宣讲室、书法创作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等场所,活动室每天免费向群众开放;四楼是廉政文化区。
今年67岁的张华云老人是书法创作室的常客,因为这里离家近,经常来练练书法。“因为我很喜欢书法,平时就随便写写画画,这里的环境很好,还免费为我们提供笔、墨、纸、砚等,很方便我们书法爱好者练习。”张华云说。
除此之外,十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成立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支队、1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小分队,结合当前工作形势,开展政策宣讲、移风易俗、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疫情防控、关爱留守儿童等实践活动。全镇现有志愿者近750人,截至目前开展有记录志愿服务活动570多次,参与群众达到2000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引领作用,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大力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法律知识、倡导文明新风新观念,引导全镇形成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王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