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一眨眼间,奶奶已离开我二十多年了,但我总感觉老人家还在我的眼前。
奶奶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自我记事起,印象中的奶奶总是又瘦又小,而且因年轻时裹脚的缘故,奶奶的脚也是又瘦又小。我六七岁时,脚和奶奶的脚大小差不多,因此常常顽皮地穿奶奶的鞋子乱跑。听奶奶讲,解放后,政府要求“放脚",即取下“裹脚布",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的大闺女小媳妇儿吓得到处躲:一双大脚咋出门?咋嫁人?奶奶虽然响应号召,但那时脚骨已经扭曲、成形了,放了也没能正常生长了!
严格地说,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给小弟看病。爷爷六十多岁就去世了。我的小学、初中是和奶奶一块生活的。
小时不知读书为何物,虽然奶奶有时也唠叨,于我都是耳旁风,根本听不进去。每天放学到家书包一扔,就和伙伴们出去“疯"去了,有时一玩半夜。尽管奶奶在街上大声喊着我的乳名,催促回家,但游戏正有劲,根本不闻不顾,继续疯跑。疯到半夜,家里也没时钟,也不知几点,只感觉又饿又累,赶紧掀开锅找吃的,奶奶馏的馍还热着呢!
小学是一天三次上学,早晨5点多就得到校。奶奶也因我晚上睡得晚,第二天偶尔一两次没及时叫醒我(其实也叫了,奶奶认为我起来了),我就大哭大闹,因为去晚了,老师要罚站;尤其是冬天,在外面站一节课能冻死人!
迟到罚站,奶奶也心疼。此后好多天奶奶都会坚持不懈地把我弄醒,弄下床,看我出了门,她才敢再睡。
小学四五年级的一个暑假,我和伙伴去村后的包河里洗澡。夏天,地里庄稼正疯长,玉米高过人头,大豆也有半人高。正午的太阳毒辣辣的,河堤上的泡桐树上的知了玩命地叫个不停。这时候的包河,就成了我们的游泳池了。
在河里洗过澡,大家又跑到豆地里捉了一会蝈蝈。由于太阳正中,我跑着跑着竟迷了路,回家方向本应朝南,结果一个劲往北走了。晌午吃饭,伙伴都回来了,奶奶却没见我人影。那时的夏季,坑里河里都是水,挨边庄、本街上,几乎每年都有小孩淹死。大晌午上河洗澡没回来,奶奶不敢多想了……奶奶赶紧掂着小脚挨家问回来的小伙伴,大家都说看见我洗过澡出来了,可能是迷路了。
奶奶当时把能请动的邻居请了个遍,央请大家四处找我。
迷路的我走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熟悉的路。伙伴一个也不见了,终于知道自己迷路了,便边走边哭。这时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人见状停下来问我情况。我不说迷路,说是爹妈去商丘市给小弟看病,我去找他们。中年人是个牛经纪(农村买卖耕牛的中介),经常南北集跑,一说我家,他二话没说就带我回去了,原来他和我爷我爹都熟识。到家时,找我的邻居正在我家,都说没找到。奶奶当时焦急的心情我不知道,但当一见我回来了,抱着我大哭了一场!
小时候最爱吃奶奶做的饭了。由于家里姊妹多,还经常吃杂粮面。对于白面馍,也只有过年过节吃大桌时能吃上。但奶奶做玉米面馍时加上一点葱花油盐,吃起来香喷喷的,比全是玉米面做的馍好吃百倍!
记得放学一到家,第一个动作就是拉奶奶桌子上的抽屉或掀开小馍篓子,看看里面可有好吃的。奶奶一辈子都省吃俭用,像中秋晚辈送的月饼,过年时送的大馍、点心,奶奶不是一次全拿出来,而是一次只拿出一点给我们吃,过年的点心有时到农历三月三还没吃完!小时候,总感觉奶奶家中永远都有吃不完的零食!
我渐渐长大,奶奶也一天天老去。
当我工作成家后,已年逾80岁的奶奶再不能健步如飞了,即便平时也须拄上一根木棍,才能蹒跚走路。
我心疼奶奶,我能为奶奶做些什么呢?
在奶奶去世的前一年,我和妻商量带奶奶再去亳州城看一看。听奶奶讲,上一次她去亳州,应该是30多年前上世纪70代年代的事了,当时因为爷爷有病,她是走了30多里路去的亳州城。
30年后的亳州城区变化太大了!那天,我们带奶奶去了“商之都”商场,奶奶平生第一次乘坐了电梯。那天,我给奶奶买了一根真正的拐杖,木头做的,上面雕刻有龙头,拐杖漆有红漆,奶奶试试很顺手。这只拐杖一直陪奶奶走完了最后一段人生的路!
85岁那年,奶奶在平静中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奶奶已离开我们20多年了,可在我的心底,感觉这一切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作者:张守剑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