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财商课还是“劫财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群的理财需求越来越旺盛。理财知识和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学习、培养和锻炼。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满足居民学习理财知识以及进行理财投资需求的财商教育应运而生。

然而,有人花费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学费上财商课,不但没有学到理财知识,反而觉得“学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上当受骗了。

财商教育本应是为了帮助居民和家庭树立正确的金融和财富观,提高运用金融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能力,帮助老百姓守住“钱袋子”和财富增值。可是,某些财商课却变成“劫财课”,一味的贩卖财富焦虑,甚至干起了非法荐股、非法炒汇、非法经营期货的勾当,与财商教育的初心背道而驰,涉嫌以财商教育之名行诈骗之实。

换言之,真正坑人的不是财商教育本身,而是那些打着财商教育旗号贩卖财富焦虑的财商教育培训公司。

财商课变成“劫财课”,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害居民财产安全。必须采取措施,让财商教育回归守护老百姓“钱袋子”的初心上来,不容财商课异化为“劫财课”。这需要政府、社会、行业和机构多方参与,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应建立完善财商教育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强财商教育监管的顶层设计,构建动态、适时的多部门协调监管框架,强化行业自律监管。另一方面,要增强财商教育的公益性,可探索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公益性财商教育普及活动。

来源/经济日报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