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连续坚守防疫一线100多天
古田在解答乘客疑惑
亳州新闻网讯 4月30日,“五一”假期第一天,53岁的古田正在高铁亳州南站,向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乘客介绍亳州现在的疫情防控政策。这个“五一”假期,他依然不能休息,自今年1月5日到现在,他已经连续在防疫一线坚守100多天了。
古田是市交通运输局运管服务中心安全科科长,在高铁亳州南站疫情查验点配合点长做好各环节的的沟通、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4月30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高铁亳州南站的出站口,看到现场井然有序。
“上午到站的车比较少,我们相对轻松一些。下午到站四趟车,如果乘客比较多,我们就要采取应急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对场地进行优化调整,避免乘客聚集。我主要负责协调,但如果哪个岗位上的人手不够,我就要补充进来。”古田说。
古田每天上午8点前到岗,中午不休息,晚上经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家。“最晚一班车是十点多的,有些风险地区的乘客,我们要进行闭环管理,需要联系其当地的乡镇或社区。所有乘客都离开就要到凌晨一点多了,等我们忙完锁好门就得到两三点。”古田说。
在乘客休息区,古田耐心地向两名乘客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为了让乘客能够耐心等待,古田还提出除了设置饮水机、提供免费一次性水杯外,在休息区增设电插板,免费给乘客提供手机充电,还贴心地将插板设置在座位附近。
中午11点50分,中饭时间到了,市政府为乘客准备了丰盛的盒饭。古田与工作人员一起将盒饭送至每位乘客手中。乘客接过盒饭,纷纷称赞亳州在防疫工作中的各项服务让他们感觉很暖心。
“能在一线守护亳州大门,我感觉无比光荣。我们在防疫一线,不仅要筑牢安全防线,还要为到站的乘客提供好服务。”古田说,“疫情不散我不退,我们一定会守好亳州大门,让群众放心。” (记者 曾莹莹 文/图)
马丽:让每位旅客安全“乘降”
帮助重点旅客出站
亳州新闻网讯 5月2日早上10时38分,高铁G3155次列车准时抵达亳州南站。而在十分钟之前,当天客运值班员马丽便已来到站台,检查卫生保洁情况、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及人员到岗情况。
“从到站到发车,中间只有两分钟时间,既要保证到站旅客安全下车,又要保证出发旅客安全上车。”马丽说,这背后要做大量的工作,除了以上这些,还要做好人员调度、现场秩序维护、重点乘客帮扶等工作。
说话间,车上下来一名女乘客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名老人。马丽赶紧上前,为他们指引正确的出口方向,带着他们从无障碍通道下站台。下坡时帮忙拉着轮椅,上坡时帮忙推着轮椅,直到把这名重点旅客安全送出车站闸机,马丽这才默默离开。
客运值班员听起来像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但马丽身上的担子并不轻,负责车站候车室的协调、管理和盯控,既要管日常工作又要管防疫,是候车室最忙碌的人,对讲机随时带在身上,在候车室、站台、出站口之间来回穿梭指挥,一天下来要走将近两万步。
已经在车站工作20多年的马丽是一名铁道“老兵”,工作以来始终保持着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上下站台时,放着自动扶梯电梯不坐,她宁愿走着。“我习惯了走楼梯,这样遇到突发情况可以随时跑过去。”马丽说。
虽然现在是“五一”假期,但受疫情影响,车站的车次有所减少,乘客数量也不比往年,不过马丽表示,即使有一名旅客,他们也会坚守岗位,确保每位旅客安全“乘降”,让旅途安全愉快。 (记者 李鹏 通讯员 实习生 刘春晓 车嘉璇 文/图)
刘辉:“闲不住”的志愿者
刘辉引导乘客完成核酸检测
亳州新闻网讯 5月2日早上9点左右,从高速亳州南收费站下来一家三口,女的怀中抱着一名婴儿,男的四处张望,面露焦急和迷茫。
就在这时,一名志愿者上前,经过简短询问,将他们引导至核酸检测点,并让抱着婴儿的女子口述基本信息,由志愿者代填核酸预约登记信息。在该志愿者的帮助下,三人很快完成了核酸检测,刚下车时紧皱的眉头此时也舒展开了。
“为返亳人员提供咨询、引导,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们志愿者应该做的。”目送三人离开,志愿者开心地说。这名志愿者叫刘辉,是亳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从三月底开始,他每周都会到高速亳州南收费站交通查验点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当天早上8点不到,刘辉便已来到该查验点,换好防护服来到疫情防控咨询台,开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我负责的是‘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和解释,协助返亳人员完成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刘辉说,车流量大的时候,他还要帮忙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保证排队等候核酸检测的人员保持适当的距离,尽快完成核酸采集。
记者看到,不大的工夫,就有四辆车从高速上下来,刘辉与每一名前来咨询的返亳人员耐心沟通,详细解释当前的疫情防控政策。有的返亳人员需要食物和水,刘辉也会积极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从8点到9点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刘辉的手套里面已经满是汗水。“今天气温高,容易出汗,给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刘辉说,让他欣慰的是,大部分返亳人员很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即使遇到少数人会有些情绪,但经过沟通,最后也都能理解当前的疫情防控措施。
除了在疫情防控交通查验点当志愿者外,“五一”假期期间,刘辉还先后到杏坛社区、城郊社区、新华社区参加志愿活动。“放假这几天一天也没闲着,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刘辉说,尽管没有享受假期,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过得非常充实有意义。(记者 李鹏 通讯员 车嘉璇 文/图)
王露:退役军人冲锋在“疫”线
工作中的王露
亳州新闻网讯 5月3日上午11点30分,在高速亳州北疫情防控查验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局工作人员王露“全副武装”,正忙着查验过往货车。当时的气温是27℃,他额头和脸颊的汗水顺着防护服向下流。
王露已经在防疫一线坚守近20天了,每天上午10点工作到下午6点,对过往卡点的货车进行查验、登记,这个“五一”,他也和众多防疫一线人员一样,没有假期。随着气温的升高,查验工作更加辛苦。不久前,王露还曾在连续工作四个小时后,因中暑晕倒在地上。
“在防疫卡点,在家都一样坚守岗位,但没有一个人喊过苦、喊过累。作为一名军队退役干部,我更要冲锋在前,咱不能给退役军人丢份。”王露说。
王露曾当过14年的兵,2017年副营退役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4年的军旅生涯历练出他正直忠诚的品质、勇敢坚韧的性格。“脱下军装,我依然是个兵。在疫情防控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不能缺席。”王露说。
王露到防疫一线时,他的妻子和母亲都才刚出院。他的妻子正在孕期,因胃出血住了两个月的院。母亲因心脏病和轻微脑梗,也住进了医院。而妻子和母亲刚出院几天,王露就接到了支援防疫一线的任务。“防疫现在是重中之重,组织找到我,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得去。”王露说,当他将这一消息告诉妻子和母亲时,她们并没有反对,母亲还主动承担起了接送孙子的任务。
王露的妻子怀二胎已经有七个多月了,因为身体不好,孕吐严重,需要卧床休息,就没有继续上班。现在每天午饭,她都是自己在家随便做一点,或者叫外卖。因担心妻子,一有点空闲,王露就会给妻子打电话,妻子也从未抱怨过,还一直叮嘱他好好工作,在一线注意做好防护。“前几天检查身体,医生说她有些营养不良,胎儿太小,我也觉得挺内疚的。只能每天工作结束,晚上回去给她做点营养餐。”王露说,希望早点战胜疫情,让每个家庭都团圆。(记者 曾莹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