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最后一批21名援沪医疗队员安全“到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逆行出征,归来无恙。5月13日下午,亳州最后一批21名支援上海抗疫人员凯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队及上海医护人员一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墙”,共同守“沪”。

从3月28日首批援沪医疗队开始,亳州累计派出671名援沪人员支援上海抗疫,圆满完成了各项支援任务,载誉而归,受到家乡人民的最高礼遇。


致敬!援沪“大白”辛苦了

下午5:32分,一辆车身贴有“‘皖’美守‘沪’ 凯旋归来”红色条幅的大巴车缓缓驶出亳州南高速收费站,车上坐着的是支援上海的抗疫英雄,除了医护人员,还有一名专职领队、两名驾驶员,共21人。

透过车窗,抗疫英雄们看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市领导、卫健和医院领导还有单位同事,他们激动地向“亲人”们挥手、呼喊,眼泪夺眶而出。“我们提前来到收费站,严阵以待,为的就是向英雄致敬,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市交警支队五大队铁骑中队长徐晓鹏说。

从早上7点左右出发,返程路上,除了中途在服务区加一次油,援沪医疗队员全程都在“奔跑”,连午饭都没吃。领队李铁铮介绍,从得知要回家的那刻起,队员们都非常激动,期盼着能早点到家,呼吸家乡的空气,感受来自“亲人”的温情。

小亳了解到,亳州最后21名返亳医疗队员分两批抵达上海,分别是3月28日、4月3日,在援沪期间主要从事核酸检测工作,李铁铮是首批核酸检测援沪医疗队领队,“我们去的最早,回来的最晚,既是抗疫‘先锋军’,又吹响了抗疫阶段性胜利的‘集结号’。”

“我们是3月28日援沪第一批核酸支援队,全队实际上有16人,其中一名队员因查出早孕,在上海工作了将近一个月后考虑有宫外孕的风险,依依不舍地先行返回亳州,舍不得离开一起前来的战友。”李铁铮说,亳州援沪的队员们来自市人民医院及三县一区的医院,既有公立医院也有民营医院,工作中精诚团结、不分彼此,拧成了一股绳。

46天!努力跑在病毒前面

一辆警车、三辆铁骑开道,6辆铁骑押尾,载着援沪医疗队员的大巴车和核酸检测车行驶在中间,沿着309省道、亳芜大道、药王大道驶向隔离酒店,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从3月28日我市医护人员援沪启程前往上海至今已经46天。第二批核酸检测援沪队员张秀芳整整在外40天,是“出差”时间最长的一次。张秀芳是市人民医院检验中心的主任技师,也是第二批核酸检测援沪医疗队领队。

“下高速的那一刻,如释重负,终于把队员们安全带回了家。”张秀芳说,去的时候以为半个月就能回来了,没想到在上海工作那么久。不过看到上海每天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从2万多下降到1千多,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援沪期间,她带着5名队员一起开展核酸检测,从方舱实验室转战到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实验室,与上海当地的核酸检测人员并肩战斗,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做1万多管核酸检测样本,最多的一天达到1.7万管。

援沪期间,张秀芳最挂念的是儿子。她儿子今年中考,最近刚刚参加完体育考试和理化试验,“儿子理解我,学习和生活不要我操心。”张秀芳说,她在上海抗疫,也是为亳州为安徽守好“大门”,这样儿子才能有健康安全的学习和考试环境。

亳州首批核酸检测援沪医疗队“自带”核酸检测车,工作地点就在核酸检测车里。李铁铮说,看着工作环境单一,但他们支援的地点是浦东新区,是上海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疫情危险无处不在。

“送餐、送样本、后勤等人员,都有可能是传播媒介,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李铁铮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了46天,累计检测60万人次核酸样本,为上海“跑赢”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


5 (1)

奉献!微“亳”之力守“沪”有我

援沪期间,工作强度大,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实验室的吴慢对此深有感触。刚到上海的前十几天,吴慢既要参与核酸检测,又要担任医疗队与当地抗疫指挥部、街镇社区“联系人”的角色,每小时汇报一次数据,传送最新的检测异常数据信息,每天都要从早上十点熬到凌晨两三点,经常顾不得吃饭。

吴慢说,辛苦的不是她自己,所有队员都很努力,都付出了很多。“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来自市人民医院的援沪医疗队队员石秀芳说,守护上海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园,每个人都会尽微“亳”之力。

石秀芳说,等隔离结束,一定要去看看爸爸妈妈。直到返回亳州,她都没有告诉父母自己支援上海的事情,每次打电话她的回答都是“我在查验点值班呢,等有时间就去看你们。”“父母年纪大了,不想让他们担心。”石秀芳。

在亳州核酸检测援沪医疗队,每个人都了不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而且从不讨价还价,坚决服从命令。首批核酸检测援沪医疗队的最初目的地是淮南市凤台县,但行驶途中接到上级指令,要求紧急开赴上海支援。

“我们在八公山服务区开了个短会,大家一致同意到上海支援抗疫。”李铁铮说,刚接到通知时,他不知道该如何向队员解释变更目的地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前往上海支援的风险很高,但大家的态度让他既惊喜又感动,有这样的队伍,还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呢?

从3月28日开始,我市累计向上海派出671名支援人员,其中649人为核酸采样人员,22人为核酸检测人员,目前已全部返回亳州。他们没有辜负家乡人民的重托,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去时“皖美守沪,微亳之力”,回时“全力一亳,皖美收官”。今后,他们将坚守好工作岗位,守护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

记者:李鹏 张延林 通讯员:车嘉璇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