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大行动保护林业资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基于林业资源保护行动、湿地优化提升行动、林业防火防灾行动等三大行动,护好绿色发展底色,为百姓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林业资源保护行动

我市全面建立“四级林长+网格护林员”的全域林长制责任体系及“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实现巡林治林护林全覆盖。2021年,全市3409名林长共开展巡林76480次,解决问题3027个;检察机关共发出涉林保护公益诉讼起诉书5件,责令补种树木910余棵,恢复林地10余亩;森林警长协助林长开展“清风行动”、巡林督查及联合执法行动,立案查处涉林违法案件10起,查办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16起。

2021年,我市完成森林督查2190个疑似图斑核实工作,其中违法图斑共37个,已立案查处2件,其余正在立案查处中,核实结果已报省林业局。

依托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收容救助野生动物138只(头),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2只(头)。

湿地优化提升行动

按照国家和安徽省统一部署,利辛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利辛阚泽省级湿地公园等4个湿地公园被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行动,有效解决了湿地自然公园与矿产权重叠冲突等问题。

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利辛阚泽省级湿地公园验收工作,推进涡阳包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建成6—8个湿地保护小区,力争将湿地保护率提升到30%—35%。

林业防火防灾行动

我市加强森林防火值班值守、巡查检查及风险普查工作,及时修订《亳州市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近20年来实现了森林火灾“零发生”。近日,我市编制完成了《亳州市“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不断健全完善预报预测、远程监控、信息化处理、扑火指挥、后勤保障体系,将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021年,我市投入650万元,实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8.18万亩,防治率99.2%,成灾面积1390亩,成灾率0.059%,优于省林业局下达的成灾率0.335%防治目标;投入飞防经费527万元,实施美国白蛾飞防作业面积134万亩,防治面积6.74万亩,实现了成灾率为零及虫株率低于0.5%、虫害失叶率低于5%的防治效果,有效保证了林业生态的健康稳定。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