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多管齐下,亳州加速融入长三角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我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措施落实,强化对接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亳州贡献。

谯城区“一网通办”窗口(资料图片)  刘景侠 摄

强化平台承载能力

我市着力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统筹开展开发区与主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积极推进主城区和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亳州高新区坚持产业支撑与公共事业同步发展,已打造成现代产城一体新区。全市6个省级开发区均已实现“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出让工业用地4000多亩。全市开发区已实现产业基金全覆盖,安排省级承接产业转移建设资金1.2亿元。2021年,全市新签约来自沪苏浙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2个、协议总投资437.1亿元;6个省级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亳州高新区入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前30强”,位列第20名。

积极推进区块链接

加快推进省际合作。全市开发区与沪苏浙相关园区签订合作协议24个。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作为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之一,出台了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推进方案》《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开展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五金机电产业园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推动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分别与浙江省国家级富阳经开区及头门港经开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安排2位同志分赴2个开发区挂职,开展驻点招商。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与浙江头门港经开区合力打造的亳芜五金机电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近40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涡阳县经开区与浙江永康经开区合作共建的涡阳——永康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

扎实开展结对共建。2021年以来,市领导多次带队赴上海奉贤区、 江苏连云港市、浙江衢州市进行对接交流,协调推动合作事项取得实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数据资源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单位与沪苏浙有关单位共签订合作协议110项。市委组织部积极推动干部交流,先后选派70名干部赴上海奉贤区、浙江台州市、江苏苏州吴江区等地开展跟班学习。

推动县域对口合作。谯城区政府与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政府结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合作项目、城市管理、人才交流等事项积极推动合作进展。亳州市第十八中学与浙江温州市龙湾中学已签订合作协议,推动第十八中学教学管理等上水平。

着力加强民生对接

推动医疗机构合作。我市12家市县区医疗机构与沪苏浙医疗机构、企业、联盟签订合作协议23项,另外,市卫生健康委与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签订了长三角智慧诊疗康复一体化项目(亳州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推亳州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推动医疗保障合作。全面对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已实现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6631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住院医保费用即时结算,解决了异地就医跑腿垫资、等待报销的“痛病”。

推动教育领域合作。我市教育部门与连云港市教育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上海奉贤区教育部门就合作协议达成了共识。全市有22所学校与沪苏浙地区学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上水平。亳州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的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正在加快建设。

健全社会保障服务。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文化旅游领域“一卡通”应用区域统建,正式发行加载交通运输部秘钥的第三代社会保障卡46.08万张,在全国首创社保卡景区闸机直接购票功能。

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我市24家省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已有14家通过省级认定,另外10家正在开展示范创建;2021年,全市销往沪苏浙地区农产品实现销售额252.96亿元。

探索推动政务创新

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我市已在安徽政务服务网和“皖事通”APP亳州分厅上线“跨省通办”专区,设置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为群众提供咨询、异地事项代办等服务;与上海杨浦区、苏州高新区、浙江台州市等5地和浙江嘉兴海宁市、台州黄岩区等11县市区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

创新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实现惠企政策快速兑现,已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发放奖补资金约1.76亿元。

实现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在“皖事通”电子卡包中上线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30多类,推进实现高频证照在长三角区域互认应用。

推进长三角区域“点对点”劳务协作机制建设。2021年,我市成功举办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同发展论坛;与江苏南京等6个城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与浙江衢州等6个城市签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人社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持续围绕招聘就业、社保服务等开展协作。

开展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合作。我市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特殊食品安全监管会商交流会,签订长三角地区特殊食品安全监管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将在特殊食品监管联动协作、食品安全信息数据互通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高效推进结对合作

推动亳州奉贤结对合作走深走实。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要求,我市积极与上海奉贤区进行对接,初步梳理与奉贤区拟合作事项21个,并由两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洽谈。2022年2月,市政府有关领导带队赴奉贤区就农业、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商务等拟合作事项进行了现场洽谈。目前,奉贤亳州两地已签署专项合作协议9项,包括亳州高新区管委会通过云签约与上海奉贤东方美谷有限公司签订的共建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协议等。

全力助奉抗疫。上海疫情期间,我市第一时间筹集生活必需品和抗疫药品,组织医务人员驰援上海,累计向奉贤区援助肉蔬约140吨、抗疫药品疏风解毒胶囊4万余盒:支援上海市32.92万毫升血液,增援上海市医务人员651人,其中支援奉贤区112人,全力帮助上海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