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悦在采摘食用菌
亳州新闻网讯 “前几天我已经向乡里提出了预购300吨麦草的申请,用于秋后的食用菌生产。”近日,蒙城县王集乡杨沟村千亩育林基地,绿树成荫,行距间鲜嫩的球盖菇破土而出,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曹悦说,6月底球盖菇生产将进入尾声,要提前备料为下一季食用菌生产做准备。
杨沟村两委多年前就打算盘活林下经济,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2021年,在外地工作的大学生曹悦返乡创业,她找到村里,谈了自己林下发展食用菌的想法:“现有林地的租金每年都为杨沟村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如果能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林下经济项目,把林下土地利用起来,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至少10万元的收入。”
乡、村干部对曹悦的想法给予大力支持,但传统食用菌生产在当地已经饱和,乡里分管农业的负责同志多次带领她到外地食用菌种植基地实地考察。曹悦自己也联系了农业专家,寻找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去年10月,曹悦出资在林下试种了4亩羊肚菌和球盖菇两个新品种。曹悦说,林下种植食用菌能百分九十地还原野生的生长环境,林下落叶多,富含天然有机质,提前检测土壤成分,定制有机肥方案,除去人工、电费、烘干设备投入等费用,每亩食用菌需投入1-2万元不等,她看中的除了食用菌高效益以外,还有秸秆还田能力。
“羊肚菌的营养包材料是小麦和稻糠,消耗农业废料相对较少,但球盖菇种植是个非常贴合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一亩地的球盖菇需要消耗30亩地约8吨的麦秸秆作为营养基质。”曹悦说,杨沟村地多麦草多,秸秆还田,绿色发展,种植球盖菇应该是一个方向。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曹悦的食用菌试验田迎来了丰收季,3月份羊肚菌采收完毕,亩产近600公斤,4、5两个月份是球盖菇出菇高峰期,亩产近3500公斤。“目前,羊肚菌市场零售价格200-380元/公斤,球盖菇是40-60元/公斤,羊肚菌种植投入大,适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球盖菇投入略小,适合普通农户种植。”
曹悦把自己的种植技术无偿发布在村民交流群,吸引村民实地参观学习,并把一些临时工作岗位安排给村里的脱贫户。
“前几天县里的负责同志来基地看了,说我们的林下种植球盖菇是个秸秆还田的好项目,模式简单,效益高。”曹悦说,今年秋季,她重点带动杨沟和邱朱两个村发展林下种植食用菌项目,自己林下种植面积也将达到200亩,因此小麦秸秆要提前预订,不然会陷入在当地秸秆难买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