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过小城,农人皆忙矣。穿过车水马龙,喧哗夜市景。村落悠显寂静。那年荷花依旧,圆月高悬,红薯干是抹不去的夏夜梦。
儿时的记忆是甜蜜的,那故乡的爷爷是我童年生活的主旋律。拨开云雾,我又见着那个高大宽敞的背影,他的笑容很亲切,眼神也很温柔,我从他的眼中看见了光。我常爱依偎他,他就摸摸我的头,满面柔情的说道:“小乐子,要乖乖长大呦,要记得疼爷爷。”
那个夏夜,我躺在摇椅上,爷爷坐在小木凳上,他拿着大芭蕉为我扇风,为我讲以前的故事,我便眯着眼对他笑。他说,文革时期,人们的生活不好过,他和太爷爷们便靠红薯干度日。红薯干就是他童年的美味了。很奇怪,我每每回家都见到炊烟阵阵随风起,桌上的点心盒子里红薯干的味道有点刺鼻。我是不爱吃红薯干的,它很硬,还很费牙。我常对爷爷说,这红薯干的口感不好,还是少吃些,别吃坏了牙齿。他总是摇头笑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时光的流水静静流过十几个春秋。现在,我已经上了初三。学务繁重,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再次回到家,我远远看到水泥路的尽头一个驼背的身躯。我知道从爸爸打电话给他告诉我们的归程后,爷爷肯定就固执地站在那,不安地探望着、等待着。我发现爷爷的眼角间的皱纹和双鬓的白发格外的刺眼。我很诧异,爷爷的双肩怎么变窄了,高大的身躯怎么不见了,不争气的眼泪流落到两颊。我慌忙用袖口擦拭。爷爷先开了口,问我学习可还顺心?我的眼睛猛地一热,顿时想起这次考试,我怎么也没想到我考得如此糟糕。我用力的挤出一抹笑意,说:“一切皆好”。我的声音很低沉,其中夹杂着嘶哑。
进了屋,我又闻到了那一股熟悉的味道,看到八仙桌上的点心盒子里红薯干。爷爷要我拿红薯干吃,我苦笑着对爷爷说:“爷爷,你又迷糊了,我不爱吃红薯干,太硌牙”。他什么都没有说,嘿嘿地笑了两声,自己拿起一根红薯干,慢慢地嚼着。我劝爷爷不要吃,会吧牙齿吃坏的。爷爷却说,硌牙的不一定坏牙。
时间过得飞快,吃完晚饭便又是离别的时刻。我看见爷爷的眼睛里闪烁着银光。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好像雏鹰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虽然可以分得飞得更远,但每迈一步都是思念。车子渐行渐远。爷爷矮小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爷爷的话萦绕在耳畔,“硌牙不一定坏牙” 。看似不好的东西并不一定会带来坏结果。那考试呢,也是这样。我在心底安慰自己,一次失败又如何呢?我不能灰心,不能气馁,我要继续努力奋斗,找回曾经的辉煌。
又是夏夜,风儿描摹他的轮廓,岁月带走了他的威武。我的童年,有他见证。我恳请风儿将我的思念带去,告诉那故人,我一定能送给他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爱他的炊烟,爱他的红薯干。
作者:谯城中学语文阅读社团 张佳乐
指导教师:李长海 谢双枝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