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安徽省规划到2030年建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日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确保到2030年建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718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根据规划,将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皖粮农田和重要农产品保障阵地。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打造成高标准农田。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确保到2022年建成596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25年建成62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63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3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同时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规划期内完成22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目标。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筹资渠道等因素,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投入应逐步达到3000元以上。针对管护机制,将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健全完善“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

高标准农田规划项目建成后,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预计可提高粮食综合产能100公斤左右,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亩均预计可提高粮食综合产能80公斤左右。另外,亩均可节水20%~30%以上、节电30%以上、节肥10%以上、节药15%以上,土地集约化利用,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高,亩均每年增收节支约500元。

来源:安徽新闻网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