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镇:取真经 学秘诀 谋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进一步提升基地学用实效,创新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一看一讲一示范”活动。古井镇董门楼村积极探索学用转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将集中收看学习活动与现场操作培训相结合,开辟党员干部群众动手操作的实践课堂,有效提高了远程教育培训的效果,实现了远教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无缝链接,走出了一条以产业促远教、以远教富产业的创新之路。

拓宽平台,建立便捷学习路径。董门楼建立学用示范基地,指定农技专家结对指导,探索“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方式和“站点+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用”效果。

针对群众关心的黄瓜种植的技术问题,董门楼村组织党员群众观看《黄瓜的栽培技术》的电教片,课程内容主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养护根系、合理留瓜、肥水管理等方面,为种植户们详细讲解了黄瓜高产管理技术。

示范户领学,建立学用示范基地。在蔬菜大棚里,种植能手陈春英分析了当前蔬菜市场供需形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详细讲解了黄瓜栽培技术、大棚温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并实地指导操作。听介绍、看实地、问技术、聊销路、作比较,一连贯有条不紊的“组合拳”,招招见真见实,直击要害。“我们这儿的黄瓜口感好、产量高、价格优,周边乡镇很多种植户都来这里取经学习。”陈春英的一席话,让在场参观者对黄瓜种植产生了兴趣。

学以致用,确保培训学习效果。种植户毛远杰说,这种看完远程教育节目,又到实践基地现场学习的培训方式,效果非常好,容易接受,真正能学到技术,他今年种植了两棚黄瓜,通过村党委组织的远程教育节目培训,他掌握了黄瓜种植每个环节的技术,今年的黄瓜长势喜人,预计收入可达七八万元。下一步,董门楼村将把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坚持“以用为本”,拓宽传播渠道,强化示范引导,实现远程教育由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转变,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古井镇 周鹏 王亚萍)

(责任编辑:单景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