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大暴雨 我市全力应战

城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昨天,我市遭遇特大暴雨,市防指于7月5日16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7月5日17时起,我市将城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应对汛情。

此次降雨呈现“雨强集中”特点

受冷空气和第3号台风“暹芭”影响,此次我市强降雨呈现雨量大且相对集中的特点。

市气象局局长王海东介绍,从早晨5点开始,我市迎来较强降水,蒙城、利辛及涡阳南部是分散性暴雨,影响不大,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谯城区和涡阳北部,涡阳北部和谯城东南部雨量达100毫米左右,市区则达到150—200毫米,谯城西部约达200—300毫米,雨量最大的双沟超300毫米,此次降雨主要特点是雨强、量大,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同时降雨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到下午5点这一时段,因此造成了城市积水和田间内涝。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永生介绍,针对本次降雨雨量大、比较集中的问题,城管执法局作为城市防汛的主要责任部门,及时响应,根据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及时将城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同时协调水务部门开闸放水,为城区河道腾出库容,确保城区雨水尽快排出。此外,城管部门还采取机械和人工同时抢排的措施,对市区积水严重路段进行抢排,在夜间则进一步加大了抢排力量投入,通过人员、设备、处置、机械“四到位”,进一步加大路面积水排放,确保道路畅通。

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

市防指决定于7月5日16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

市防指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执行防汛工作领导带班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各级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下沉一线、靠前指挥,落实落细包保责任和防范措施,立即进入防汛应急状态。各地要根据区雨情、汛情的发展,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并按照预案规定,迅速部署,抓紧落实相关措施,做好受威胁区域人口转移,切实抓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市防指强调,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部队、武警、公安、消防等应急队伍严阵以待,作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各地各部门要严明防汛纪律,保证政令畅通,信息上报及时。要研判防汛形势,紧急情况下果断采取停课、停工、停业、停运、停产等应急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启动城市防汛I级应急响应

7月5日15时59分,市气象局变更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提示当前市区累积雨量已达150-220毫米,预计未来3小时,市区强降水仍将持续,最大小时雨强40-60毫米/小时。亳州市城市防汛指挥部决定于7月5日17时起,将亳州市城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随后,各部门立即根据《亳州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要求,全力投入到城区防汛工作中去。

人员迅速到岗到位。指挥部各分管领导到岗靠前指挥,防指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到岗值班,各抢险队伍到岗待命,按各自预案做好防汛救灾准备。各单位自觉服从统一指挥,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处置并报告,并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工作。

严肃防汛纪律。各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按照应急响应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抢险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遇有紧急情况,在接到命令后,在20分钟内即赶到指定地点。市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则加强对各单位值班和人员在岗情况督查,并报市委市政府,对违反防汛抢险纪律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

通力配合守护群众平安

“报告指挥部,气象局正密切关注气象动态,并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报告完毕。”“交通局已做好城区隧道防汛应急准备,报告完毕。”“住建局各建筑工地已做好防汛应急准备,报告完毕。”……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我市各部门迅速按照《亳州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行动起来。防汛应急人员则提前奔赴城区各个路段,设置三角锥、拉开雨水篦子。汛情面前,气象、应急、水利、住建、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及谯城区、高新区、亳芜产业园区纷纷按照各自分工,各司其职,抢排积水、疏通河道、转移受困群众,全力守护百姓安全。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