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7月5日凌晨至6日7时,受台风“暹芭”减弱后低压环流影响,我市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谯城区部分乡镇降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341.8毫米,超过1979年285毫米的历史极值。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全力防汛排涝保苗。
迅速安排部署。雨前我市发布防御台风“暹芭”预警提示,三大通信运营商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布预警信息。市防指于7月5日10时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16时起提升至防汛II级应急响应,17时启动城区防汛I级应急响应,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
加强水利调度。根据7月4日晚气象部门发布的强降雨预警,我市开启主城区及主要沟河涵闸,预腾库容。按照“一闸一人”“一河一人”包保到人,放平亳菊路钢坝闸、牡丹路橡胶坝,最大程度开启下游涵闸大流量泄洪。加强气象、水利部门会商,及时与上游河南省沟通,掌握客水来量和本地降雨情况,科学精准调度。境内河道、涵闸水位始终在警戒线以下,目前全部降至正常蓄水水位。
严防城市内涝。通过视频监控等平台严密监测,组建600多人抢险突击队,出动各类专业泵车、吸污车52辆。利用“水活工程”统筹调控河流水位,提前启闭城区涵闸,确保市中心城区排涝安全。对22处易涝点进行定点监控,对市医院北门等部位重点排查,第一时间抽排抢排,中心城区涡河隧道、下穿铁路桥等均保持畅通。
抓好农田排涝。统筹市、区、镇、村四级力量,组建防汛工作组,分赴谯城区11个乡镇,指导农田排涝工作。谯城区连夜组织人力,发动群众2.2万多人,调拨挖机600多台、抽水泵3000多台,经过一夜奋战,截至6日9时农田积水基本排除完毕,其余小面积积水,机器设备均已到位,正在积极排涝。组织近500名农技人员进村下田,开展防汛保苗技术指导,促进苗情恢复转化。
确保生命安全。开展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逐户摸排住房安全隐患,受灾较为严重的谯城区十河、五马、双沟三镇进水户已全部搬离危险区并安置到位。抓好强降水期间用电安全,提前做好低洼变电站防洪改造等工作。强化险工险段值守,排查施工现场、高空物品、楼顶广告牌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