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夏日,本该是充满欢笑的季节,然而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因为溺亡再也无法沐浴美好的阳光,带给了那些不幸家庭难以承受的巨大痛苦。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增强全区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严防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亳州高新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订防溺水工作方案,明确属地、单位、学校、家长职责,持续推进宣传教育、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包保职责、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多举措拧紧防溺水“安全阀”,切实守护全区青少年儿童暑期安全。
在推进防溺水工作中,亳州高新区坚持深入一线,落实“三走进”,即走进社区,了解各社区开展防溺水工作情况;走进水域,全面掌握辖区水域隐患;走进留守儿童,对重点人员包保到位,做好“三方面”工作,即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入脑入心;压实“四方”责任,加大督查力度,以查促改;强化隐患排查整改,落实考核问责制度,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慎之又慎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用行之有效的举措守护全区青少年儿童暑期安全。
截至目前,该区共推送防溺水宣传知识累计50万余条;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2600余场;投放防溺水宣传展板专栏166块;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16万余份;排查重点水域148处;设置防溺水警示牌824块;增设护塘员、巡塘员345人;配备救生设施设备912件。
亳州高新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为每个沟塘都设置了警示牌并配备了救生设备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宣传进社区 防溺意识强
“请记住,不准私自下河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近日,在亳州高新区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外环新村社区,正在进行着一场未成年人防溺水宣传活动暨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在现场,外环新村社区邀请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辖区未成年人及家长宣讲防溺水知识和相关急救知识,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如何救助溺水者?”“如何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如何学会在溺水时自救”……活动现场,蓝天救援队队员们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溺亡事件,向群众讲述了野游的危险,并向群众宣讲溺水救援知识,展示落水后的救援方法。他们还通过邀请青少年实践演示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触动了辖区群众的心灵。社区居民积极发言、踊跃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居民刘萍表示,这次防溺水讲座对群众帮助很大,特别是暑假期间,给家里有未成年人的家庭敲响了警钟,我也会教育好我的孩子,绝对不能靠近水域,保护好自己。
通过此次活动,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了解溺水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从而增强社区居民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在防溺水宣传活动结束后,居民们还聚集在广场上进行了“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主题签名活动。居民们在横幅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姓名,承诺远离危险水域,强化防溺水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委员田景彬告诉记者,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党委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防溺水工作,明确各社区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认真开展水域隐患排查及整治,对辖区内的堤坝、河流、水塘等水域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危险水域做好安全警示工作。共排查重点水域27处,安装警示牌63块,配备救生设备29套。
同时,第六社区管理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利用电子屏循环播放防溺水宣传标语,利用广播播放“防溺水工作提醒”,并利用微信群转发防溺水工作提醒和“六不四会”知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针对社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社区志愿者上门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彩页,多次嘱咐,提高小孩家长及监护人的重视程度。另外邀请蓝天救援队人员对社区护塘员进行紧急救援培训,增强应急救急技能。
亳州高新区第六社区管理中心举行防溺水主题签名活动
亳州高新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石轿铺村护塘员正在巡逻
第七社区管理中心:人防加物防 扎紧“安全网”
“快点过来,请远离水域……”7月20日上午,在亳州高新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石轿铺村的一处沟塘旁,护塘员杨祥林正在像往常一样对沟塘进行巡逻,对靠近沟塘的青少年进行劝阻。“像这样的巡逻我们一天至少要进行5次以上,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6点,可以说是全天候不间断巡逻。”杨祥林的职责是及时制止青少年靠近水域等行为,并对其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除此之外,他还会对每个沟塘配备的救生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破损及时更换。
在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像杨祥林这样的护塘员有19个。“我们第七社区管理中心辖区共有常有水的沟塘39个,配备了19名护塘员,实行包保责任制。盛夏酷暑,护塘员们每天都坚持在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附近巡逻,确保辖区水域‘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切实织密织牢辖区未成年人防溺水的安全防护网。针对摸排的26名留守儿童,辖区党员干部实行包保制,进行日常走访,提醒监护人提高安全意识,尽到监护职责。”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史晨晨告诉记者。
在第七社区管理中心的一处沟塘内,记者看到,这里配备了防护围栏、醒目的宣传警示标语和警示牌。同时,在所有水域放置长竹竿,并配备救生圈等救援物资,确保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可以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救援。
石轿铺村党委书记石文松告诉记者,村里确保对每个水域都完善重点水域“三个一”设施设置:即悬挂一幅防溺水宣传标语,设置一个防溺水警示牌,配备一套简易救生设备。重点水域加装视频监控系统,配置防护栏、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设施,定期巡查、及时维护修缮,做到安全警示到位,隔离防护到位。
据了解,连日来,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开展重点水域常态化、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摸清河流、沟塘、机井、废弃水体等各类水域的具体情况,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实行“清单化、闭环化”管理,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地段和水域,逐一落实隐患整改责任。第七社区管理中心还通过宣传栏、横幅、电子屏等传统宣传阵地,多渠道开展防溺水宣传,截至目前,该中心在辖区人群密集场所和水塘等地张贴、悬挂防溺水安全宣传标语180余条,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3000份,有效提高辖区居民防溺水安全意识。同时,在重点水域安置救生圈、救生衣、长竹竿等应急救援设施,确保一旦发生溺水事故,能及时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