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我那未曾谋面的伯父”》 追踪:找到李学富烈士受伤后的文字记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亳州晚报连续报道了我市涡阳县抗美援朝烈士李学富营长“入伍三兄弟 一门双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70年后,李学富侄孙女李敏寻找李学富烈士忠骨埋葬地、烈士爱人和儿子的新闻。近日,经过努力,记者又找到了一段关于李学富烈士受伤之后的文字记载,刊发出来,供读者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烈士们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

日前,通过一位军史爱好者,记者了解到,有一本叫《革命生平回忆录》的书,记载了关于李学富烈士受伤后的简要情况。在该书的124-160页“我的抗美援朝经历”部分,作者写道:“五次战役开始后……在我从团部来五连的路上,遇到三营担架抬着一位伤员往后送,原来是三营新到任的李营长。他是华东兄弟部队来的老战斗英雄,到三营第二天,就被敌炮弹炸伤了大腿,送到后方,得了破伤风,不幸牺牲。”

该书的作者叫褚士俊,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军人。书中的简介显示,褚士俊1950年12月入朝作战,历任20军58师173团政治处干事、后勤处协理员等职,1952年10月回国。

根据以往记载,李学富烈士牺牲前任20军58师173团三营营长,是刚刚从同为华东军区的21军抽调过来的,此前还获得过“人民英雄”的称号。同时,在记者此前找到的一份“烈士登记表”上,写着“伤后入院”四个字。综合来看,回忆录里的这段文字,无论是烈士姓氏还是职务,以及战斗时间、受伤情况等,都完全吻合。据此可以肯定,作者写的这位担架上的李营长,就是李学富烈士,作者和烈士做过短暂的战友。

记者随后将这段文字发给李学富烈士的侄孙女李敏。李敏称,她再次感动落泪,“我一直坚信一定会有大爷爷的更多文字记录,真的看到之后无比激动,像是亲眼目睹了一样。我会把这段文字告诉我当兵的儿子,让他知道,自己的祖辈当时是多么勇敢,牺牲得多么壮烈。”李敏表示,她会继续努力寻找大奶奶和当时一两岁的伯父。

记者试图联系该书的作者褚士俊老人,后得知老人已于三年前去世。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