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重要载体。蒙城县人大利用现代数据仓库与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横向连通全县、纵向贯通省市的预算联网监督体系,实现“五大成效”,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全面提升了县人大预算监督水平。
构建信息化监督新体系。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于2021年6月启动建设,目前共采集了2016年以来6万余份报表、文档,百万条财政一体化平台数据,已完成平台搭建、基础数据采集、人员配备、监督简报编印等工作,成为全省第一个建设人大预算联网监督2.0系统的县。
形成了全面化监督新模块。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包括预算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审计监督、专项监督、乡镇预算联网、代表服务、数据报送、系统管理等8个模块,涉及40余项监督,将全县80多家预算单位纳入预算执行在线监督范围,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
实现创新化监督新形式。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查询、分析、预警、服务”四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审查功能,实现了数据的采集、查询、预警、审查、监督、分析,关联财政、税务、人社、国资、医保、审计等多个部门数据,实现跨部门、多层级数据共享。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囊括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审查监督,实现了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针对财政预算审查的重点难点,拓展监督范围,突出国资国企、审计整改、民生资金、财政绩效、政府性债务等监督重点,加强了重点领域监督和预警。
打造全程化监督新路径。监督系统在“查询、预警、分析、服务”四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审查功能,突出财政运行、国资国企、审计整改、民生保障、财政绩效、政府债务等监督重点,拓展监督范围,加强了重点领域监督和预警。
开启日常化监督新模式。监督系统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形成数据直连,可以及时掌握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进度、资金流向等情况,缩短了预算监测周期,有效提高了监督工作效率。截至目前,系统预警发现12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呈现红色警告,44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呈现黄色警告,并对预警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监督落实整改。
作者:葛绍峰 刘孟龙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