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公共资源交易“全链条”发力,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助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我市对列入省市年度计划实施项目、关注度高的民生项目或季节性强的项目、使用政府专项债项目等,实施招标“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工作机制,优先受理业务、安排场地、发布公告、组织进场交易,今年1—7月,全市进场交易400万元以上建设工程项目296个、金额83.88亿元。
我市通过全流程电子化平台实现投标、远程评标、签订合同、异议投诉等事项线上办理,压缩项目登记、公告核发、中标候选人公示等7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今年1—7月,全市950个项目市场主体“一次都不跑”,减少交易成本支出约2000余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围绕标后监管,我市开展重点项目标后履约随机抽查和联合暗访,覆盖汤王隧道、古井1#酿酒车间项目、亳州中医药学院等多个重点工程。今年1—7月,开展标后联合暗访5次,抽查项目44个,下发整改通知单27份,整改发现问题65个,有力推动了各方责任主体诚信履约,促进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