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锐意进取,积极创新,促进亳州市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喜迎二十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地震局的精心指导下,亳州市地震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着力“三个抓手”,构建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格局 

市政府将防震减灾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划,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每年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目标考核,为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机制保障。以“防震减灾知识列入市委党校教学计划”为抓手,引导领导干部更加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近年来,亳州市多次将防震减灾知识列入市委党校教学计划,邀请省地震局专家来亳作专题讲座。2020年,市地震局局长张韶光被亳州市委党校聘为客座教授,多次受邀为市委党校、利辛县委党校等作防空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激发了领导干部学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热情。以“防震减灾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为抓手,推动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县(区)防震减灾具体工作的指导,建立年初有安排、年中有督促、年终有考评的机制。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绩效考核指标,实行压力传导,有效推动了地震监测预报、抗震设防等各项工作落实。以“防震减灾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防震减灾工作基础。市地震局统筹抓好“亳州市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项目”“涡阳地震台”“亳州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和“亳州市第八中学防震减灾科普馆”等项目建设,有效夯实亳州市防震减灾工作基础,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服务能力,推动新时代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

二、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夯实监测预报工作基础

强化地震监测台网建设。2013年,建设亳州市地震监测中心,完成利辛地震台升级改造。2018年,完成涡阳地震台建设。2020年,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亳州区域项目建设。2021年,完成安徽省GNSS地震前兆观测网亳州基准站建设。加强新时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完成全市56个群测群防网点布设,基本实现了每个县区行政区内都有前兆、测震及群测群防点的地震监测台网布局。

强化市县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2018年,实现全市地震监测台站前兆数据互联互通,形成亳州市区域前兆台网;组建完成亳州市区域测震台网,实时汇集河南省周口、商丘地震台及安徽省蒙城、利辛、涡阳、淮北、淮南、阜阳、阜南、蚌埠台站数据,实现了亳州市地震监测中心实时或准实时收集数字化的地震和地球化学观测数据,进一步提升全市的地震监测能力。

三、突出灾害防御,不断提升震害防御综合能力

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是亳州市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创新打造的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于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平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市地震局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施并联审批。近年来核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760余项,完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竣工验收580余项。项目全部实行网上办理,网上办事办结率100%。

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市地震局强化措施,统筹推动科普示范工程建设,打造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阵地,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化。目前,亳州市创建完成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6所(包括省级示范学校20所)、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4个(包括省级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教育基地1个)。

四、注重应急准备,切实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扎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建立全市地震系统应急预案体系。组建全市地震系统现场工作队伍,开展地震应急响应演练,“皖盾亳州-2016B”人防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受到安徽省地震局通报表彰。2020年,升级亳州市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实现震后0.5小时完成震灾快速评估,提供人员伤亡、房屋破坏初步信息,2小时形成辅助决策建议。

地震灾害处置有力有效。近10年来,亳州市发生1.0级以上地震20余次,亳州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市、县(区)地震部门高效开展地震应急响应,做好震情趋势研判、震情灾情调查核实等工作,成功应对处置了蒙城3.0级、谯城2.3级等地震。

五、增强宣传实效,多措并举推动地震科普上新水平

打造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队伍,助推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工作。规范有序地发挥志愿者和民间救援力量的作用,依托蓝天救援队、天狼救援队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宣教活动。

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扩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覆盖面。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联合市广播电视台播出防震减灾公益宣传片;在亳州晚报开辟专栏,刊登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大赛,2019年荣获安徽省第二届防震减灾知识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安徽参加全国防震减灾知识大赛总决赛;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及有奖互动活动,深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

融合人防地震特色开展科普宣传。利用人防多媒体防空警报器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片;利用人防机动指挥车和便携式防空警报器保障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科普宣传;依托“831”人防疏散基地,建设防震防灾科普长廊。

喜迎二十大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决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亳州市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项目

亳州市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心

设立行政审批综合窗口

市地震局局长、市委党校客座教授张韶光作专题讲座

省级科普示范学校

来源:亳州市人防办(地震局)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