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大杨镇乡村建设“风景”美 “风尚”更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干净的村路,崭新的路灯,统一的房舍,葡萄藤已架满由老物件修饰的庭院……近日,记者来到谯城区大杨镇大杨村丁庄自然村,美不胜收的乡村景象映入眼帘,村民幸福地生活在这里。

“我们村过去环境脏乱差,到了下雨天,道路就变成了‘水泥路’,家门口没有垃圾箱,没有路灯,夜晚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新铺了路面,安装了路灯,整体环境大变样了。”丁庄自然村村民王蒙告诉记者。

大杨村党委副书记王志国介绍,几年前,该村进行了新村规划,对住房进行了整体建设,对道路进行了硬化。不仅如此,该村还开展了“美丽庭院”创建活动。

在王蒙家中记者看到,“旧瓷器”改装的花盆、水池别具一格,用石磨等老物件装饰的墙面独具韵味……屋内播放着轻音乐,王蒙一边欣赏着音乐,一边收拾着小院。“现在我们村‘大环境’变好了,居住的‘小环境’也更加宜人了。不仅环境变好了,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提升。”王蒙高兴地说。

据大杨镇人大主席蒋一峰介绍,近年来,大杨镇聚焦农村垃圾堆放、水体污染、厕所粪污等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整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同时,结合“六美”标准,深化“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每年镇、村分别评选出“美丽庭院”示范户,在全镇营造了人人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家家争当“美丽庭院”示范户的浓厚氛围。

大杨村在狠抓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村劲吹文明乡风。

室内健身房、阅读室、大礼堂……记者在大杨村看到,该村党群服务中心设施齐全,满足了村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求。村民王刚正和孩子一起在阅读室看书。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现在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不仅孩子看书有了好去处,大人参加文化活动也有了场所,真的很不错。

“现在除了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平时还能去镇文化广场、镇史馆、室外大舞台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日子过得更加充实了。”说起现在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王刚欣喜不已。

据蒋一峰介绍, 近年来,大杨镇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目前,该镇建有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镇史馆、农家书屋、移风易俗大礼堂、室外大舞台等文化娱乐场所,各村均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配备了健身器材。蒋一峰说,“大杨镇依托这些文化阵地,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每月坚持开展理论宣讲、文化娱乐、科普宣传等活动,月度开展理论宣讲30余场,文化活动10余场,利用广播、电子屏进行科普宣传,做到政策宣传进村入户。下一步,该镇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实现‘风景美’,更要实现‘风尚美’,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