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家乡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后我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二十年后的家乡是怎样的呢?快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我走在家乡的大道上,发现路两边有着新型净化装置,看似一个小小的圆柱体,但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把雾霾或其它影响环境的气体净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空气。在这里能看到万里无云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河水,有时还能看到小鱼儿在快活地游泳呢!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我曾经上的小学。走进校门,一栋十层高的大楼映入眼帘。我慢慢地走向教学楼,环顾四周,几乎没有人,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此刻,机器人或在打扫卫生,或在给学生讲课……我走进教室,看到了先进的设施——超大液晶屏幕的黑板,充满科技感的多功能课桌,3D立体投影……这么高科技的学校,你想来吗?二十年后的家乡,人们如果想活动一下,就可以去高科技的健身馆;如果累了,想休息休息,就去林荫小道上的亭子里喝杯茶、看看书……

这就是二十年后我的家乡,你的家乡二十年后是怎么样的呢?快来说一说吧!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五(3)班 

辅导教师:常玲侠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