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环境“绿净美” 群众更有“精气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公益岗工作人员在整治环境

亳州新闻网讯 “现在村子里出门就是水泥路,路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公交车过后,都没有灰尘,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11月14日,蒙城县立仓镇黎明村脱贫户耿廷看着村里这些年的变化,由衷地发出感慨。

如今的黎明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的“泥土路”,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为乡风文明建设锦上添花,每家每户的院落都整洁而卫生。“我们村地处偏远,过去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人也没有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黎明村退职村干部耿怀祥介绍,“这些年村里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环境变得‘绿净美’,群众也有了精气神。”

近年来,黎明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带头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干群齐心协力,重点对村路两边、沟塘周围、房前屋后进行整治,整体环境发生了质的改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更是加大工作力度,让‘一处美’变成‘处处美’。”黎明村党总支书记张康康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保护生态环境等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累计清理环境卫生死角20余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80余吨,新增绿植10000余棵,铺设巷道10条3000余米。

如今的黎明村,又开始从“外在美”向“内涵美”的转变。张康康说,该村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引导群众弘扬节俭的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美丽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倡树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让文明新风“及时雨”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