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寒冬时节,在利辛县汝集镇汝园村红薯加工车间,村民正在将小香薯加工成薯干产品,很快销往南京、上海等城市。
“怎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们村一直在做各种尝试。”汝园村党总支书记关利峰说,前些年,该村通过林下养鸡及种植雪菜、萝卜、红薯等,让群众尝到了甜头。近年来,通过林下种植小香薯,延长香薯产业链,进一步带动群众创收增收。
关利峰介绍,该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村民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金银林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收购商”的模式,建起了统一育苗、指导、销售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合作社成立后,技术人员还先后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红薯产业发展经验,并邀请种植专家实地指导。目前,该合作社种植小香薯600余亩,预计产值超1000万元。
“老百姓搞种植,最担心的是销路。我们通过安徽农业大学的支持和帮助,成功将小香薯、薯干产品销往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顺利打通了销售渠道。”汝园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天远说,在安徽农业大学支持帮助下,该村合作社还建成一座冷库、10个红薯加工车间,为小香薯产业发展和反季节蔬菜种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利峰表示,该村将围绕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薯干、蔬菜,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和品种,走好“短、平、快”产业链的新路子,助力群众增收,用产业振兴托起乡村的“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