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强化支付导向 助中医药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医保局立足工作职能,强化医保资金支付导向,发挥医保基金战略购买作用,持续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纳入医保定点。我市医保部门完善医药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协议流程及协议文本,把全市27家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医院、中医诊所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纳入医保定点范畴。

即审即批价格。在归统中医外治、中医骨伤等8个大类、198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基础上,我市医保部门对新增和新开展中医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即报即审”。同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今年以来已调整5批次15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扩充支付品种。我市医保部门不断更新维护最新版国家药品目录,落实全省统一的中药配方颗粒目录,我市共有26个中医院内制剂、1374种中成药、892种中药饮片、876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2年以来,全市医药机构已销售中药饮片、颗粒剂、中成药总费用2.28亿元,纳入医保报销1.79亿元。

深化中医改革。我市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付费改革,选择中医药15个门诊适宜技术病种、8个住院优势病种作为试点病种,其中将肺胀病等3个住院优势病种试行“中西医同病同价”,实行按病种“打包”付费。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