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院坚持“四融入”,推动亳文化塑魂育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亳州学院依托亳文化研究中心,有力推动亳文化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促进亳文化育人工程深入实施。

一是融入学科专业。立项《亳文化研究教学创新团队》等省级质量工程2项,完成申报《亳文化研究》线上课程。将曹魏文化、华佗五禽戏、二夹弦、剪纸等独具特色的亳文化作为中文传媒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等院(系)专业学生的论文选题,促使学生对亳文化产生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二是融入课堂教学。借助《亳文化概论》、《亳文化十讲》等校本教材,深入开展亳文化教育教学,2022年把《亳文化研究》《魏晋文学研究》作为专业课程,引入课堂教学。

三是融入学生生活。成立亳文化学社,58名社员组织开展“首届亳文化讲解员”、“你的方案由你做,你的‘芍’情由你说”、“说庄子故事,扬传统文化”等活动10场次,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

四是融入媒体平台。 在微信开设“岐黄宝苑”公众号。结合“中药学”、“文化产业管理”等着力打造亳州中医药文化专题新媒体宣传阵地。该公众号分“访谈”“论坛”“典坛”三大主题板块,截至目前,共编辑发布视频、图文信息182期,收获良好传播效果。

作者:王晓军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