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曝光台】冬日街头上演“睡衣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严寒冬季,在市区公园、商场、道路等公共区域,经常能看到一些穿着睡衣出行的市民。不过大多市民认为,户外穿睡衣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防寒保暖作用,还会拉低城市颜值,影响城市文明形象,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

市民穿着睡衣上街

现象 街头频现“睡衣族”

1月10日早上,在市区魏武广场,市民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晒太阳,或锻炼身体,或遛娃散步。在广场西南角的健身器材处,一位大妈穿着红色睡衣正在锻炼身体,一位大爷穿着一身黑色睡衣从旁边经过。

广场另一个健身器材处聚集了七八位市民,其中穿睡衣的有三名,蓝色、红色、粉色各不相同。商场里同样有“睡衣族”出没。在金瑞银泰商场负一楼沃尔玛超市,一名女士穿着一身粉色睡衣提着牛奶从超市里出来。

在亳州高新区万达金街,“睡衣族”数量更多。在金街西街,一名穿着睡衣的女子在人群中显得很“亮眼”。在金街中心广场,另一名女子穿着大码睡衣、棉拖鞋悠闲地逛街,显得“特立独行”。几分钟的时间,有多名“睡衣族”从记者面前走过。

声音 不保暖也不美观

众所周知,睡衣是家居服,是在家活动或者睡觉时穿的衣服。一些市民穿着睡衣在公共场所出行的行为,引发市民热议。“睡衣虽然穿脱方便,但户外风大,而睡衣穿起来并不贴身,很容易进风,影响保暖效果。”市民张女士表示。

张女士说,她经常在街头看到穿着睡衣骑电动车的市民,这样更容易进风受凉。在市民王先生看来,穿睡衣出行不仅不保暖,还会影响城市形象,容易给城市文明“抹黑”。

“睡衣作为家居服,追求宽松舒适,穿出家门却稍显宽大,并不合体。”王先生说,穿睡衣出门让人觉得臃肿而没有精气神,也少了一份对他人的尊重。

部门 出门不要穿睡衣

2019年,我市制定了《亳州文明20条》,其中就有“不穿睡衣和拖鞋上街,公共场所不赤膊。”尽管已经宣传劝导了几年,仍然有一些市民没有做到文明要求,穿睡衣出行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给城市文明“添堵”。

个人穿着看似是小事,但也关乎城市的文明程度。“穿睡衣上街,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还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说,合适的服饰不仅能为市民个人塑造良好的形象,还能为城市文明“加分”,成为城市文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人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希望全体市民都能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穿睡衣出门,积极践行《亳州文明20条》要求,人人争当文明使者,为创城增砖添瓦。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