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我市依托政务数据资源优势,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建成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让“信用村、信用户”的信用评分等级变现成为信用贷款走进千家万户,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截至目前,已通过平台为32万个信用主体授信149.58亿元。
按照“一个窗口、一个中心、一个专题库、一个采集端”的总体架构,我市科学搭建了亳州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底层基础,以农村信用信息为中心,以农村信用信息归集为手段,以农村信用信息应用为引导,逐步形成“农户(新型农业合作主体)+征信+评价+信贷”的业务模式。平台建成以来,省定171项评价指标中有134项数据可自动对接,动态对接率达78.36%;完成试点乡镇31.5万户农户、0.5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6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用信息建档工作。
我市强力汇集数据,不断健全数据标准体系,在经济数据方面建立收入、资产等评估标准72项,社会数据方面依托乡风文明评议完善了8个评价标准。按照“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原则,推进各部门涉及的农户相关数据向市数据中心汇集;通过格式转换、关联补全等措施,不断提升农户数据的精准度和可用性。已汇集81家单位4165类数据,已从治理数据中提取了46家单位372类6.02亿条政务数据。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强化科技支撑,按照省级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建立信用数据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刻画农户信用、金融等多维度、深层次画像,实现信贷评级精准、授信精准、风控精准。根据171项信用评分指标,通过实时提取数据,精准评级授信。基于农户家庭关系、转账及现金交易关系,实时评估信用风险。通过模型监控农户履约还款情况,及时开展风险预警和反应处置,完善贷后管理。
在结果运用方面,我市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守信激励措施14条,设立信用超市25家,将信用主体信用等级与乘坐公交、超市购物、就业创业、入党入团、评先评优等结合起来。向信用户发放信用证22.7万个,展示农户信用等级、期限,为信用户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便利。对1.4万个AAA级信用主体进行挂牌授牌,在村(社区)长期公示信用户名单,增强信用户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