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草这个名字起得好,若是再形象些,可以把宝盒草这个名字送给它。
这是一种柔弱的草本植物。说它柔弱,是因为它善于攀援的藤很细,开的花儿也格外显小,就连那个心状戟形的叶片,也是小小的,薄薄的。
再过不久,三月中旬,盒子草就会钻出地面。所有的盒子草非常团结,它们在十天左右,远远近近的盒子草基本上就钻了出来,一点不拖泥带水。
它们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藤过于纤细,无法直立,迅速找到了依靠对象。几个枯的树枝、湖边的栏杆、水边的芦苇,都是好的依赖伙伴。就算大伙看到了盒子草对芦苇的依赖,可它如此纤细,如此可爱,谁舍得责怪呢?
盒子草的可爱,还表现在它的藤、叶、花都是绿色的。你说奇怪不奇怪?更可爱的远不止这些,接着往下看吧。
盒子草的叶呈心形戟状,就像古代的兵器,不过在这里除了美好,没有一点杀戮的意思。每片“戟”的顶端都撒着同色的小突起,无数的叶子缀在藤上就像是自戴了满天的小星星。
那些小花吧,小巧得可爱。还没有小指甲那么大,也是绿色的。十片由宽到窄再到尖的花瓣儿围成一圈,看上去舒服极了。它们从五月份开花,从白天到黑夜连续好几天。旧花未落新花又开,一直到十月下旬还有花零星开放。
奇就奇在盒子果上啊,小花谢后,一个米粒儿大小的果子缀在细藤上。小果子慢慢长大,它的容貌也就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小果子像是用碧玉雕刻而成,非常精致。它的形状像是一个胖胖的小脸儿,戴着一顶同色的宝盖儿帽。果子全身碧绿,上面撒满了绿色的突起。其中,以宝盖儿上的小突起居多。宝盖儿和小脸的连接处,是一圈似有似无的纹路。
八月中旬,盒子果儿还没有成熟,它们像很多带着盖儿的小宝盒挂在细长的藤上,荡着秋千。若是清晨或者雨天,每颗盒子果下都缀着一滴透明的水珠儿,盒子果的身上也湿漉漉的,看上去又灵动又晶莹,那种可爱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摘下一颗,沿宝盖儿下端纹路轻轻一掰,小盒子就一分为二啦。下面的盒子里两枚扁扁的、椭圆形的种子宝宝,正脸对脸熟睡。它们的背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花纹,像是古代的“甲骨文”。它们的身子软软的,还不能独当一面,只能躺在盒子里睡大觉。
花语上称盒子果为:“妙之为盒,易掰易合”,看来一点不假。
到了十月份左右,这些可爱的小宝盒逐渐失去了碧玉般的色彩,看上去憔悴极了,像是一位极度疲惫的母亲,而这时,盒子里那刻满“甲骨文”的果实,已经由软绵绵变成又硬又黑的模样。
风大的时候,轻轻一触,盒子分成两半儿,刻满“甲骨文”的种子便跌落到地上。
气温下降到1℃左右时,仍有盒子花在开,许多的盒子果缀在藤上,不过,藤和叶基本干枯了。
天再冷些,盒子草就只剩下宝盖儿荡在风里,宝盒与种子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