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大户马庭才在查看滴灌情况。
亳州新闻网讯 立春以后,气温回暖,2月22日上午,在谯城区古城镇铁佛村的蔬菜种植大棚里,蔬菜种植大户马庭才正带领工人移栽芹菜。
运苗、挖穴、栽苗、覆土、压实……三五名工人分工协作,一会儿工夫,一排排的芹菜苗便铺满了大棚。“种植芹菜简单,按照20厘米的固定苗距栽种,前后左右栽得整齐就行,后期也方便浇水。”工人周勤说。
马庭才介绍,像这样的大棚种植面积2亩左右,每亩能种植8000棵芹菜苗,总共有8个大棚,已经移栽一半了,现在工人正在加班加点移栽,争取两天后移栽完成。
“种植芹菜好管理,栽好以后定期浇水就行,而且浇水也方便,你看,这每垅之间都预留了滴灌带,到了浇水时间打开阀门,自动就浇水了。”马庭才说,这个品种的芹菜生长期短,大概3个月就能上市,成熟的芹菜脆甜、丝少,有股淡淡的清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且产量高,单棵芹菜在1.5公斤以上,亩产在1万公斤以上。
马庭才告诉记者,种植芹菜不仅经济效益好,还有社会效益,能带动周边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务工增收,从移栽到管理,再到采收芹菜,大棚里离不了周边的村民帮忙。
村民赵永琴正和同伴在大棚里移栽芹菜,忙个不停。她高兴地说:“得闲了,村里几个姐妹们就一起来大棚里干活,离家近也方便,还能有个不错的收入。”
芹菜采收以后种植什么?马庭才告诉记者,设施蔬菜效益好,固定模式有法宝。芹菜采收以后种西瓜,西瓜拔秧以后种草莓,草莓下市以后种芹菜,就这个“芹菜-西瓜-草莓”的循环模式,棚里不落空,收入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