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我市刚刚出台《“办理建筑许可”指标2023年对标提升举措》,将通过16条新措施进一步方便企业办理建筑许可手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新举措围绕“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和“效率效能”三大关键词,通过进一步完善指标框架体系、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办理建筑许可”指标领域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办事的便利度,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根据新规,我市将持续提高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精简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减免费用,巩固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多测合一、联合验收等改革成果。简化实行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运行监管,扩大免于施工许可的范围。工程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或者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含5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含二次装修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个人住宅装饰装修;不涉及较大主体或承重结构变动的非市政道路建设改造或整治工程,可以免于办理施工许可证。
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图审改革力度,深化项目建设审批事项清单化管理,探索促进安全机制、绿色建筑发展相关措施,以及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全面提升建筑质量控制水平。加强土地权属管理,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和建筑师个人执业发展,高效办成项目前期“一件事”。整合可行性研究、用地预审与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等项目前期事项材料,政府部门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
我市将全力打造“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诉必解”“四有”综合服务窗口,实现由“一窗受理”转变为“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建立水、电、气、通信等市政公共服务提前介入机制,探索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拿地即开工”,对工业项目厂房实行“预验即试产”。在工业厂房验收阶段,采用项目合同管理模式,在保障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对项目分栋、分层、分段开展预验收,并对电梯、智能、消防等检测耗时较长的验收材料实现容缺受理,企业可在预验收通过的厂房楼层,提前启动装修及设备安装试产,实现“预验即试产”。
记者:刘景侠 通讯员:葛永贵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