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牌号“失踪” 难倒外卖小哥

​ 市住房发展中心:将逐步完善楼栋号、单元号和门牌号,方便居民生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区楼栋号、单元号和门牌号本是为方便居民生活而设置,无论是亲戚朋友来串门,还是外卖小哥送物品,都需要楼栋号和单元号的引导。为消除市区部分小区、沿街商户楼栋门牌号缺失问题,我市相关部门将督促小区物业、沿街商户补齐这些“数字”短板。

部分商户门牌号缺失。

外卖小哥“兜圈圈”

陈飞成为外卖小哥已经两年了,送餐过程中争分夺秒是常有的事,不过一旦遇到没有楼栋号的小区,时效就无法保障。“找不到楼栋号,就不知道往哪儿去,来回‘兜圈圈’,一旦方向跑错了,跑得越快离得越远,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陈飞告诉记者。

经过两年的磨炼,陈飞对自己常跑的区域已经做到了“了如指掌”,即使没有楼栋号和单元号,他也能准确定位。但陈飞说,外卖是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行业,每次新人进来,都会遇到他刚入职的情形,送餐花费时间长,挣不到多少钱。

楼栋号和单元号缺失问题影响的不仅是外卖小哥,还有生活在小区的居民。家住交通局家属院4号楼的居民张先生说,他们楼既没有楼栋号,也没有单元号,每次来亲戚,他都是在电话中一步步引导着大家才能找到家里,很不方便。

号牌缺失非个例

3月11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市区部分小区、沿街门面和居民区。在交通局家属院,记者注意到大门西侧的住宅楼上贴有“5栋”的标志,而南边的两栋住宅楼却没有这样的楼栋号,在其中一栋楼的东侧墙体上,有一个手写的“3栋”,不知道是不是该楼的楼栋号。

这两栋住宅楼不仅没有楼栋号,每个单元入口处也没有张贴单元号。如果对小区楼栋分布不了解,就很难找到想找的人家。

记者随后又来到文帝路上的小刘庄居民区。在记者走访过的二三十家住户中,也有两三家住户没有门牌号。

在三曹路亳州博物馆附近,记者沿着道路两侧步行查看,发现很多商户的门牌号已经消失,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装修的商户中。想要确定商户的门牌号,只能从左右两侧的门牌号数字进行推算。“工人装修时没有在意,我感觉门牌号也没啥用处,就没管这事。”一位商户老板对记者说。

“数字”短板需补齐

市区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说,在收寄快递时,快递员都会要求客户写清具体地址,尤其是楼栋号、单元号和门牌号,因为它们就相当于楼栋的“身份证号”,能够准确找到收件人。

记者采访时注意到,现在新建小区不仅完整地张贴着楼栋号、单元号、门牌号,有的小区还在大门口设置了“小区平面图”,帮助外来人员快速找到目标楼栋。楼栋号、单元号和门牌号缺失问题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

不过,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和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小区设施越来越完善,像楼栋号、单元号、门牌号这样的“数字”短板正在渐渐补齐。

“我们将督促物业服务机构完善楼栋号、单元号和门牌号,方便居民生活。”市住房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政局地名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要求县区相关部门加强地名管理工作,营造文明有序的地名环境,为城市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