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开到家门口 返乡创业带就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春分到,春意浓,药都大地处处生机勃勃。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涡阳县楚店镇楚南村的欣美服装加工厂,在“哒哒哒”的机器声响中,厂长邓小莉正带领十几位女工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忙着赶制一批订单校服。

“我们是按件计资,去年工人的平均工资在15000元以上。”邓小莉告诉记者,自从2022年初接手这个服装加工厂以来,厂里共招了16位女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她们有空就来我这里干活,都干了一年多了,技术熟练,彼此也很熟悉。”

“我很喜欢这份工作,离家近,还不耽误接送孩子,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家里人也都很支持。”工人张素芳说,她就是楚南村的村民,在欣美服装加工厂上班实现了她的家门口就业梦。

年近不惑的邓小莉是一位敢想敢拼的“女强人”。17岁时,为了赚钱补贴家用,邓小莉选择外出打工,先后进过豆制品加工厂、电子厂、服装厂等,靠着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有了自己的积蓄。33岁那年,她决定认真掌握一门技术,于是她选择进北京一家服装加工厂,并主动要求从缝纫工做起。“我就是想掌握一技之长,给未来生活一个保障。”邓小莉说。

2018年,为了方便照顾一家老小,邓小莉谢绝了老板的挽留,带着一身娴熟的缝纫机操作技能和先进管理经验,返回家乡,随后进入涡阳经开区一家服装厂工作。两年后,邓小莉决定单干,先后投资近10万元,开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但因新冠疫情原因,服装厂订单下滑,入不敷出,最终倒闭。2021年,她重新回到服装厂务工,但心中的创业梦从未熄灭。

2022年初,当得知楚店镇一家经营多年的服装厂准备转让后,她立即筹措资金接手,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之后,找订单、招工人,加工厂就这样干了起来。“去年厂里毛收入40万元左右,开了个好头。” 邓小莉介绍,加工厂开业后,楚店镇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帮助她注册了“涡阳县欣美服装加工厂”,让她对未来更有信心、干劲更足。

“今年除了想方设法多接订单外,还会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客户满意。”邓小莉说,通过提升员工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进一步增加工人工资,带动更多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就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乡村产业。”涡阳县楚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擘画的蓝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锚定“镇有企业、村有产业、户有作坊”目标,瞄准规模种植养殖、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方向,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有奔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