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二

同比增长12.5%,增幅居皖北六市首位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消费品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较好迎合了后疫情时期消费需求,生产形势较好,同时叠加产品价格上涨、总部迁入、新增企业拉动等因素共同影响,工业经济迎来“开门红”。

前2个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与六安市并居全省第2位,居皖北六市首位。

重点行业影响积极。前2个月,全市1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近七成。酒饮料茶、医药、煤炭、电子信息、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等行业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居前,分别增长10.1%、24.8%、28.6%、48%、51.4%和126.3%,除酒饮料茶增幅略低于全省平均,其他行业增幅比全省同行业分别高21.5、26.8、60.6和152个百分点,合计为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101.3%,上拉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2.7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增长强劲。前2个月,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7%,增幅比全部规模工业高2.2个百分点,为全部规模工业增长贡献95.9%,增加值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0.6%提高到82.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2%,比全部规模工业高28.7个百分点,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真空设备增长86.4%、改装汽车增长243.5%。

新动能持续增强。截至2月底,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8户,比去年同期增加59户,新增企业合计增加值增长91.7%,为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11.5%,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上拉全部工业增幅1.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3%,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高17.8个百分点,为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43%,上拉全部工业增幅5.4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生产全面复苏。前2个月,全市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16.3%,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大中型企业分别高3.8和6个百分点,为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48.3%,同比提高71.4个百分点,上拉全部工业增幅6个百分点。

县区生产全面回暖。前2个月,全市六个载体单位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对全市工业稳增长起到比较积极的影响,其中亳芜产业园区增长28.3%,居各载体首位;利辛县、蒙城县、亳州高新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为18.3%、16.1%和13.6%;涡阳县、谯城区分别增长8.3%和6.3%。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