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开,便是春天了。
即使是春寒正料峭,冷风惹人恼,依然挡不住我们一行人访花寻美的脚步。走牛集、奔安溜、游圈椅,古迹轶闻中虽长见识,却略有一丝遗憾,经历昨晚的一场大风,终究我们是晚了一步,杏花仙子的芳踪已经难觅。
没想到惊喜在后面。
刚开始听说,下一站要参观牛集蒋楼村的蔬菜大棚,我顿时失去了兴趣,年年都去大棚里采摘草莓,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尤其不喜这些矮小的大棚里逼仄潮闷的环境,在里面多待一会就会心慌气闷。
可面对着高约十米,占地十亩,宛如一座豪华庄园式的蔬菜大棚,望着似乎一眼望不到边的黄瓜架时,我汗颜地想:自己此刻目瞪口呆的模样,估计像极了初见大观园时刘姥姥的滑稽相。
“这得投资几十万吧?”我装作内行地问着当着向导的憨厚老实的大棚经营者。
“呵呵,一座大棚投资成本是150多万,我一次投了三座”。
“呃……这样一座大棚一年销售额得有几十万吧”?
“呵呵,除去成本、人工等,一座一年净利润四十万”。
“呃……现在种菜最愁的是销路吧”。
“呵呵,最愁的是供应不上啊,还没成熟的都被提前预订光了”。
“呃……更操心的是运输啊,营销模式啊,创品牌的问题吧”?
“呵呵,都由电商承包了,我们只负责生产环节,品牌前几年就注册好了,就用的我名字,响亮好记还省事”。
呃…好吧,承认吧,是我太想当然了,除了这几座大棚,这位热情质朴的大哥还有几十座规模稍小的蔬菜棚,说他是千万富翁真是太低估了他。好吧,不得不承认,蒋楼村真是深藏不露,像他这样的农户还有好几十户,都拥有着国家级的蔬菜种植园,形成了年销售额2000多万、纯利润800多万的蔬菜种植基地。
出得大棚,找得一株开得正好的杏树拍照,凑得刚才的豪华版大棚当背景,手里拿着刚从旁边大棚里摘的嫩黄瓜,加上春日湛蓝的天和我品尝完新鲜黄瓜后心满意足的甜笑,这画面,当真有杏花满头,春风满面,一朝闻道,何憾此生的宁静欢喜。
再游圈椅,欢喜更甚。
杏花纷纷,落雪满地。桃花半开,风光旖旎。在杏树和桃树的环绕下,那一户户整齐划一的四合院,那一面面充满意境的文化墙,那一拱拱诗情画意的月洞门,那一声声人间烟火的鸡鸭鸣,无不让人沉醉在迷人的田园风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