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市博物馆不断拓展公共文化传播力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更换专业的文物展柜、更新数字化陈展设备、使用各类辅助性陈展设施……近年来,市博物馆不断推动数字化传播与服务,开展各类沉浸式体验开放活动,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感染力。

利用数字技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该馆将字砖、拓片、释文、出土地等信息,利用科技手段打造文字砖触控互动,生动详实地解读了曹魏字砖文化;创建智能书法体验台,引入智能硬件、数字交互等现代科技元素,既保留了中国书法传统的精髓,又使传统的书法学习变得简单有趣;该馆文物魔术墙和历史名人墙利用虚实空间再现文物时空场景,生动地介绍了亳州出土的100件套珍贵文物与亳州历代99位历史名人,呈现出生动、真实、直观的历史故事,为数字化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窗口。

该馆推出“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大展宏兔”癸卯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等云展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随时观展。同时,该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亳博网课、知识竞赛、《红色烙印——革命文物故事》展播、文博说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教育活动,有效地扩大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云游博物馆让馆藏文物“火”起来。

下一步,该馆将不断扩展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活动,提高博物馆数字化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更全的数字化教育服务。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