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知母地 育出好苗种好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谯城区沙土镇李大村,60多岁的村民陈贵杰和四五名钟点工正在地里刨挖知母苗。

近年来,沙土镇以“支部强、产业旺、群众富”为目标,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路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服务、党员示范带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知母苗等特色产业,在鼓起村民“钱袋子”的同时,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进程。

“现在市场上一公斤知母苗能卖到30多元,按价格推算,我这3亩知母苗卖到10万元肯定没问题。”陈贵杰一边敲打知母苗根上的泥土,一边盘算着收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悉,知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能,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中药材。药农通常在春季移栽知母苗,来年春季或秋季采挖成熟的知母。在沙土镇李大村,多年来村民都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全村7500亩土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就超5000亩,包括白芍、牡丹、菊花、桔梗等十余个品种,其中仅知母苗种植面积就有上千亩。

“今年中药材价格普遍大幅度提升,与往年相比,种知母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这也助推了知母苗的市场行情和药农的种植热情。截至目前,全村有50%的村民种植了知母。”李大村村干部陈星介绍,“知母苗种植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劳动强度不大,但短期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知母苗种植业的蓬勃发展为李大村上百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这些年来,我家虽然没种过知母苗和菊花,但每年我都到周边村庄刨知母苗、摘菊花,能挣好几千块钱呢,还不耽误我接孩子上下学。”67岁的李大娘笑声朗朗,精神矍铄,干起活来一点不输年轻人。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当下,我们时刻关注村民的种植产业,切实为农户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销售等问题,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李大村村书记秦岗说,“接下来,村‘两委’将进一步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引导中药材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参与知母苗种植,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种植知母苗带来的‘红利’,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石保垒)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