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纪王场乡: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发力 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从危破旧房屋到小游园、小广场,从闲置屋舍到多彩的文化礼堂,从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到集体经济项目......纪王场乡“旧貌换新颜”,实现美丽乡村蝶变。

看着一张张改造前后的照片,讲述着一个个改造背后的故事,纪王场乡人大主席代洪富感叹道:“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就是想办法变废为宝,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无限价值。”

今年以来,纪王场乡组织群众在房前屋后、沟塘河边等边边角角闲置用地,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黄花菜400余万棵,总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在91条乡村道路累计栽植苗木23万余棵,树下种植了波斯菊、太阳花、格桑花等,形成了“春夏有花、秋有鲜果、冬有绿叶”的美好景象,2022年评为省级森林乡镇。通过绘制文化墙,建设屯耕文化馆、乡村振兴馆、村史馆,再现了乡愁记忆,培育了淳朴民风;在孙楼、前纪桥、李园等自然庄,13处闲置用地被整合利用,改造建设成小游园、文化小广场等,一站式满足群众娱乐休闲的需求。

近年来,纪王场乡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一个个小乡村实现了美丽蝶变。截至目前,清理各类垃圾杂物5902处,清除荒草、秸秆、芦苇1544处300余吨,拆除无功能性用房间1357间。全面推广“户兑料、村出工”建设模式,组织群众利用旧砖、旧瓦修建“五小园”1万余米,把建筑垃圾变成改造材料。

“除了改,还得建。硬件设施的换挡升级,直接关系着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我们改造的是环境,获得的是民心,留下的是乡情。”纪王场乡孙老家村党总支书记孙丙会说。

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大力实施巷道建设,累计修建村庄巷道1069条,硬化面积15.65万平方米,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百米”,为环境整治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对集镇污水处理厂及三个村庄污水处理站进行维护提升和新增管网铺设,累计实施改厕3649户,治理黑臭水体189处,对全乡6条大中沟39公里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极大提升。

“现在住在村里不比城里差,幸福感越来越强。”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村民齐齐点赞。

在孙老家村文化礼堂,村民们载歌载舞,成为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这里原来是已取缔的非法聚会点,经与群众商议改造成了乡村文化大礼堂,成为了乡风文明的新起点;通过推深做实“美丽庭院户”“卫生清洁户”“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创建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乡上下和美乡村浓厚氛围初步形成。

纪王场乡围绕“全覆盖、无死角、常态化”的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往实处抓、往细处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该乡实际的人居环境整治之路,掀起了全员参与、全域整治、全民共享的新热潮,助推农村人居环境“净”起来,美丽乡村“靓”起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纪王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凯说。

作者:赵理想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