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小窗口”服务“大民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以前审核材料出现差错,需要拿回去修改,还得重新排队。这次换届材料出现错误,可以现场修改打印,审核材料符合要求,可以立等拿证,方便又快捷。”近日,市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飞在市民政局服务窗口办事时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市民政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秉承“小小窗口、满满服务”的服务意识,倾力打造“便民生、高效率、促发展”的行政审批窗口,确保群众“来了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真正搭好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同心桥”“暖心桥”。

树立便民“窗口”形象。市民政局将行政审批服务窗口作为服务群众和联系群众的最前沿来打造,选优配强窗口工作人员,实现AB岗服务模式。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注销、变更、章程核准等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审批窗口。认真落实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按照“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努力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化多跑路。

确保便民政策落到实处。市民政局制定社会组织办事项告知单和流程图,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答疑、一次性提交、一次性审批,全面告知当事人审批的流程、条件和需要履行的责任,提示行政审批法定条件,并为当事人准备材料样板,做到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开通社会组织电话咨询通道,为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点对点咨询服务。与邮政快递合作,对审批材料以邮件方式寄送,让群众免上门办件。明确时间截止点,将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办结时限由法定时限60日压缩至1日。围绕“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服务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全市范围对社会组织成立、变更登记中住所(场所使用权)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精简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

树好民政服务形象。2022年,市民政局共接待解答群众关于社会组织登记变更注销审批业务咨询达400余次;办理行政许可50件,服务主动评价率、满意度均达100%,有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