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搬过来地方大了,设施全了,更规范了,我也越来越有信心了,干劲十足。”看着在新圈舍里撒欢的小牛犊,范杰笑得合不拢嘴。
2022年3月,利辛县孙庙乡孙庙社区的村民范杰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给自家的50多头牛搬家。小牛犊们坐上货车,从原来的简易圈舍,搬进了高标准的新圈舍里。孙庙乡孙庙社区的养殖小区规划占地面积150亩,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牛舍20幢,占地9000平方米,存栏肉牛850头。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村民们发展牛产业的劲头也越来越足。
“经过一年多的走访、摸排了解到,孙庙社区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养殖黄牛的习惯。”孙庙社区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昆说,但黄牛养殖多以散养为主,规模小、不规范,科学养牛更是无从谈起。为孙庙社区建设一个养殖小区就在心里萌生了。建设养殖小区,能够实现养殖户抱团发展,达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保护环境的效果。
说干就干,孙庙社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经过实地调研、召开会商会、选址、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过程。项目终于建设了,经过前期的努力,2022年1月养殖小区正式投入使用。现在,群众养牛也由以前的一两头,变为现在10来头甚至几百头,由之前的小打小闹变成了现在的养牛专业户、家庭农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孙庙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兴园区、育集群、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全产业链,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全乡肉牛产业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延伸,肉牛产业发展迅猛。
“抱团发展后,我们发展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了。”孙庙社区养殖户范会有说。养殖小区现已入驻范会有家庭农场、老范家庭农场、范东辉家庭农场、李光家庭农场等9家经营主体。
“养殖小区的建设以大户带动小户,把这些小户全都吸收到养殖场,大家抱团发展。”孙庙乡孙庙社区村书记罗银彪说,同时还提供了30多个岗位,每年给村集体带来了12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孙庙乡肉牛产业围绕加快生产基地化、基地规模化、养殖园区化、生产标准化、发展链条化建设,肉牛产业产业链基本形成。目前,全乡肉牛饲养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 3000头、2200头和1050头,肉牛产业链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说。
作者:韩璞
编发:亳州头条